close
14:10 「北山1號」木樁就在車站後方~有雪的「北山」才有fu。

旁邊就是前往「Garden Museum比叡」的「叡山Ropeway」,一樣冬季停駛。

14:23 「北山2號」木樁,以前這裡曾經是滑雪場。

山上的白色圓頂就是「Garden Museum比叡」的「展望塔」,滑雪場已停業,廢棄的設施配上蕭瑟的冬景,略顯荒涼雜亂。

身邊都是開闊的北山山景,停留賞景時遇到一位日本老先生,告訴我們前面更漂亮,真的嗎??

14:33 「北山3號」木樁

14:35 「北山4號」木樁~老先生告訴我們的view point就是這裡~「つつじヶ丘」,今天最美的地方在這裡。

前方皚皚的白色山頭是前天走得很辛苦的「水井山」、「橫高山」嗎?

「大原」就在正下方,看得更清楚。

琵琶湖~如果有太陽就更美了!

可惜照片沒能把實景開闊的氣派拍出來,我們在這裡停留好久才捨得離開。

繼續往比叡山前進,一樣是好走的緩下坡,積雪越來越厚。

15:00 「北山5號」木樁

有「鎮護國家」大石碑

13:07 熟悉的「北山6號」木樁,後面的「北山步道」我們已在前天走過,此行的「京都一周步道」到此結束。

本準備再次買票進入「延曆寺」,正要掏錢時,在地上撿到一張票根,以為省了一半的錢,沒想到售票亭根本都關閉了,省了1100円,很開心。

延曆寺很大,我們打算走到正門的參道下山,距離不近,但是覺得應該是大眾路線,所以不以為意,沒想到今天最難走的一段路竟然才要開始~因為人多車多,道路積雪被壓成厚冰,很滑,加上大多下坡,很怕跌倒。

僧侶接受戒律的「戒壇院」,所以也是比叡山中最重要的佛堂。天長5年(西元828年)第一任座主義真和尚,在傳教大師圓寂七天後得到敕許,依照其生前遺願建造的佛堂,外表古色古香的樸拙建物,裡面供奉著釋迦如來佛座像,還有文殊菩薩、彌勒佛像。

第一任座主義真和尚與僧侶討論學問的「大講堂」,到了慈惠法師時,訂下每四年(另一說五年)在此舉辦研討佛教經典的「法華大會廣學豎義」,這個古老的傳統保留至今。只是當時的講堂在1956年焚毀,現在這棟建築是從坂本搬遷過來的,所以看起來很新。

「根本中堂」的樓門,二樓供奉文殊菩疏的「文殊樓」。

櫛比鱗次的寺院建築看得我們意興闌珊,後來一一掠過,直奔「延曆寺會館」旁的「參道」,打算步行下山,沒想到竟然積雪封閉,本想硬闖,但是坡度挺陡的,而且路面結冰,很像溜滑梯,還是作罷唄!

15:51 乖乖回到「坂本纜車」的「延曆寺站」,買票下山(840円/人)。

上車前,先到車站前的展望台眺望「坂本」和「琵琶湖」風光

前天是搭「綠紅綠」的「1號車」~「緣號」上山,今天要搭「紅綠紅」的「2號車」~「福號」下山,16:00準時發車。

除了外觀顏色不同,兩輛車的內裝幾乎一樣。

今天沒有紛飛的大雪,可以欣賞道四周風景,但是浪漫感也打折許多。

「緣」「福」兩車交會

穿過森林隧道

16:11抵達「纜車坂本站」~上下山都只要11分鐘。

「坂本」曾經是比叡山延曆寺的門前町,繁華一時,現在仍然寺院眾多,而且保留著「里坊」和「穴太眾積石垣」,是非常有特色的傳統建物保留區。

延曆寺老僧退休之後的終老住所就叫做「里坊」,「坂本」主幹道~「日吉神社參道」兩旁都是,優雅的庭園、茶室、春櫻、秋楓,充滿風雅情致,連走在這裡的學生都是美景了。

這條表參道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綿延不絕的石牆,都屬於「穴太眾積石垣」遺構。

「穴太眾」是日本戰國時期住在附近「穴太」地區的「御用土木團隊」,他們將不同大小、形狀的石塊,巧妙自然地堆疊出「穴太眾積石垣」,堅固又具有美感,當時諸侯大名營建修繕時,都以他們為首選,被視為「最優秀的建築團隊」。
這是「穴太眾積石垣洞窟」,從旁邊的牆面可以看出工法非常細緻。

上次來坂本是搭京阪電車,這次想換乘比較靠近琵琶湖的「JR湖西線」回京都(320円/人),看看能不能欣賞到比較多湖景,但是要走比較遠。(結果仍然沒有看到太多湖景,但是速度快很多。)
過了京阪坂本站,往湖邊走,道路兩旁仍然都是「里坊」風情,但是規模比較小,有一些還改為餐廳營業。

今天買了「公車一日券」,卻因更改行程反而沒用夠本,所以決定到京都車站逛街購物、吃晚飯再回家。
返台前第三天行程結束,大滿足!
我們的相關網誌:
大雪紛飛~「坂本纜車」上「比叡山」
京都一周步道~北山東部(延曆寺~橫川岔路)
京都一周步道~北山東部-2(橫川中堂岔路~大原戶寺町)
相關連結:
京都一周トレイル北山東部コース(ケーブル比叡から大原戸寺)
叡山Cable+Ropeway
延曆寺官網
比叡山坂本纜車
坂本觀光協會
JR湖西線(京都~近江鹽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