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卯澳漁村乾淨無腥味的寧靜港灣


港內只停著幾艘舢舨,沒有大型漁船。


我們把車子停在港邊的媽祖廟~「利洋宮」廟埕邊。


福隆車站已買好午餐~「 福隆便當」,趁著還有餘溫,
11點半肚子餓了,在「利洋宮」前石桌吃完再走。菜色新鮮豐富,一個65元,很公道(福隆車站走出來右側第一家)


地圖上的粉紅圓點都是「石頭厝」,我們以
「利洋宮」為起點,開始在小巷中亂逛。


這些古樸的「 石頭厝」現在都還有人居住,門前堆著浮球
、漁網之類捕魚工具。特別的是:A家的庭院就是B家的側門,和農村紅瓦厝統一面向稻埕的設計很不一樣


亂中有序的石頭砌~據說這種石頭屋
「 冬暖夏涼」,但是石縫那麼大,屋裡不會很透風嗎?


因為卯澳這裡地形背山面海,腹地有限,石頭厝只好沿著山坡興建。這一家居高臨下,前庭正好面對著一長排屋頂,景觀很特別
我愛這條超長的石凳。


發現屋瓦上有動靜~~
原來有貓咪在晝寢


這裡貓比狗多,因為港邊魚比較多,食物無虞嗎?

濱海公路開闢之前,卯澳交通不便,因此居民會在屋旁開闢園圃耕種,自給自足,但是現在多已荒廢,徒留高大老樹和荒廢的田野



巷弄間亂繞,繞回海岸大道旁這座涼亭邊,據說從前
這裡是燈塔」的位置,可見當時大海靠村落


「理髮廳」~這裡曾經是個熱鬧的村落,居民多達一百多戶......,滄海桑田啊!


卯澳漁村中有三條溪,這是流量「榕樹溪」。(全乾了還流量最大!!)


造橋古碑~~古碑就立在住家花園中,只要有遊客走到這裡,他就走出家門遊說住在貢寮核電廠旁邊非常不安,黑心油等食安事件執政黨顯然失職,這次選舉一定要全民團結,用選票給他們好看~~挺有心的


「榕樹溪」邊成排的百年老榕,是休息乘涼的好地方,但是蚊子也不少。


沿溪上行,靠近濱海公路邊有一棵樹型特別超大老樹,是村中珍貴的「銀葉樹」。


「銀葉樹」是東北角海岸重要的台灣特有植物,葉子又厚又硬,果實會隨著潮水漂到別的地方生長


過了榕樹溪,就是卯澳發展最早的地方,在當時算是有錢人家居住的地段,後來這裡的漁業沒落,這些有錢的屋主就遷居他處,留下被蔓草與老樹掩蓋的斷垣殘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吳家樓房」


因為漁獲豐收,吳家興建了這幢卯澳第一樓。後來改建為碾米廠變成附近居民碾米所因為設備和機具需要,建成二層樓高,但是碾米會產生飛灰,而且需要曬穀場和堆置米糠等雜物的空間,因此設有寬廣的庭院,並且用石頭建起圍牆區隔。


側牆上有太陽圖案,有錢人家才有閒錢加上這些裝飾。


曾經是卯澳地標的第一豪宅,現在變成在地人廢地利用的菜園。

彎進「生態園區」步道~小徑四通八達,但是都已荒廢而折返,而且蚊子又多又兇。


步道上特殊的石頭和岩壁



卯澳漁村終點~「福連國小」,台灣最東北的學校,要完成「陸海空3D任務才能畢業,非常有趣的學校~~


國小旁邊就是海,學校用石頭圍出安全的浮潛區域,所以學校的
畢業條件之一:浮潛並且泳渡1.2公里的卯澳灣,讚啦!


海邊就是全長20公里
「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所以畢業條件之二是:完騎這條自行車,這個我喜歡!


畢業條件之三:登上三貂角燈塔,俯瞰家鄉土地~~我也想拿這張3D畢業證書!

小巧可愛的操場,假日開放免費露營(電話或網路向校方預約登記)
,場中就有四頂帳篷架設中


沿著海岸大道回程,遠眺漁港和「利洋宮」一帶。


「夜鷺」亞成鳥停在馬路邊的堤防上發呆,一點也不怕人。


超大蚱蜢


黃尾鶲(雄)


藍磯鶇(雌)


因為太專注賞景,差點兒踩到狗屎,為了閃開,跳得太猛,鞋底就這樣掉在地上,母親笑到停不下來!

薰風輕拂中,我們卯澳這個遺世獨立的小漁村中享受著鳥都閒靜無爭的時光兩個半小時就這樣晃悠過去回到利洋宮取車離開。


------------------------------------------------------------------------------------------------------------

第二站:三貂角燈塔

從卯澳漁港就可以眺見
「三貂角燈塔」,車程不到五分鐘,導游小姐利用這段時間用最簡易的語言向父母親簡單介紹下一個目的地~~

「三貂角」台灣的最東邊「三」是一二三四的三,「貂」是貂皮大衣的貂,「角」是牛頭上的角--「三貂角燈塔」。

大約四百年前,「西班牙」人坐開著船,在這個海角登陸,讚嘆怎麼有這麼美的地方,於是取名為聖地牙哥」,翻譯成閩南語就變成三貂」。(簡介完畢,之後反覆複習)

停車場&氣象站


三貂角燈塔--建於民國24年,二次大戰曾遭到砲轟留下傷痕,只是始終沒找到傷口。


燈塔高16.5公尺,燈光可照見24.5海浬之遠,室內有燈塔設備和
知識的展示。


這座涼亭很有古羅馬風情,老爹今天拍照拍得很起勁,獨自坐在涼亭中認真欣賞自己的傑作。


涼亭前方是眺望
龜山島」的最佳位置。,可以能見度不夠好。


頑皮的母女倆欺負老爹,趁他認真研究相機時偷溜,打算放他鴿子。


話說:西班牙人曾在此地建立
聖地牙哥城」,旅遊書上說山坡草地上猶能找到當年建堡的遺跡」,在哪兒呢~~是這座建築嗎??


不管是不是,倒是很像澳門的建築!


旁邊有條下坡的石階步道,走下去看看~~(聰明的老爹默默跟上了!)


步道中點有座觀景平台,視野非常遼闊,
台灣極東點」就在正前方。


照片右前邊最突出的一片海蝕平台就是台灣的最東


這個解說牌右下角:台灣地貌在此自然形成"讚"型手勢」,我們眼看實景看不出來,只能看著上面對照的地圖想像。


步道上回望燈塔與氣象站


離開時問老爹:「剛剛去的是什麼角?」老爹嘿嘿笑了兩聲,然後結結巴巴地,語速緩慢地說:「嗯......,哪個角喔,就是,
呵呵,就是......就是...那個角,荷蘭人來了,把它叫做那個角......,嘿嘿.......

其他人:
「%$#@&*#」,反正老爹一向都是負責搞笑的,記得住才奇怪!

------------------------------------------------------------------------------------------------------------

前往下一站路上,在鼻頭港服務區」停留喝碗鮮魚湯,順便外帶幾條炸四破魚」,鮮美便宜,值得一停

第三站:南雅奇岩

地標~霜淇淋岩


很像「復活島」人頭像


橫看又像趴著的「沙皮狗」


舌中的「毒蛇」


今天風浪很大,這裡的遊客仍然絡繹不絕,而且各國人士都有。


還有可愛的嬌客~~不怕人的「岩鷺」



再遇「藍磯鶇」雌鳥


背部灰藍色,腹面灰褐色,佈滿黑色鱗斑。(風大鏡頭晃動了!)


這裡是台灣東北角海岸的北端入口,我們今天的行程到此結束。
 
很高興爸媽都玩得很開心


幸運的是,上路不久,開始飄起雨來,反正今天已經玩得盡興,雨就盡情下吧!

相關連結:
東北角暨宜蘭海岸風景區
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
福連國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