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教會」創於1889年,興建年份屬道內排名第三。初代教堂因大火焚燬,今日教堂由信徒「尖山千代勝」在1904年時重建,採簡約的羅馬式風格,木骨石造設計,外牆以札幌軟石鋪砌而成,厚實穩重,據說這種百年歷史的石造教堂在日本已經不多見了。


建築特色:

1、主樓正面上方的兩扇小拱窗及簡約的玫瑰窗,屋頂上掛著簡單的十字架。
2、教堂門外牆上的門牌用舊式純漢字刻著:「日本基督教團 札幌教會」。


3、外牆的左右屋角都刻有「五角星」,因為當時不少信徒是「札幌農學校」的畢業生,活躍於道內的政經文化各領域,使札幌教會也具有北海道開拓的象徵意義,因此外牆加上五角星標刻,這是在本州的基督教教堂所看不到的標誌。


西樓的尖塔曾用作暖房,如今改做旋轉樓梯,登上閣樓的座位。


古老的教堂如今已被高樓包圍,但是無損於他的價值。


接著前往時計台,路上經過這一家尚未營業的咖啡店,我們很喜歡門口這一尊腳踩獨輪車的人型雕塑,還有鐵捲門上可愛的「北地藏」圖樣。


走沒多遠就到了位於「北一條西二丁目」的「時計台」。


「時計台」最初是「札幌農學校演武場」,是北大創校兩年後,依克拉克博士的「全人教育」理念,於1878年增建的「演武場」(武術教室),也就是上體育課的地方。



當時北大仍在今日時計台附近,到1903年時才遷至現址,1906年時計台整棟向南遷移130m到現在的位置。


當時預留鐘樓的位置,1881年才裝上從美國購入的大鐘,在手錶是昂貴奢侈品的當時,時計台為札幌人的作息報時,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工具,「時計台」的稱呼漸漸取代「演武場」,被札幌人視為札幌開拓見證的一部分,1970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美國購入的大鐘是由「開拓使」拍板決定的,加上「五角紅星」代表這是政府的設施。


鐘樓最頂至地面約20m,鐘聲24小時整點報時,卻沒人嫌吵,1996年還被選為「日本之音風景百選」之ㄧ。


館方特別在館外的角落搭了一座木製平台,這是從台子上取到的景色,可以看出時計台被高樓包圍了。


時計台的在文字簡介牌旁,豎立著這個「札幌市民憲章」的牌子,「前章」寫的是:「我們是有時計台大鐘的札幌市民」,可見時計台在札幌人的心目中的地位有重要。


馬路對面大樓二樓的觀景台可以把「時計台」全景都收進鏡頭裡。


上午八點,鐘聲響起,我們要向此行最期待的雪祭大通會場前進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