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漢人最初來這裡開墾的時候,上坪溪水暴漲,無法通行,只好隨手就地取材,利用「黃藤」搭成臨時便橋,雖然踩在上面會搖搖晃晃,但是維持了十年竟然還能通行,所以就把這個地方命名為「軟橋」。

這個季節,第一期稻作都已結著金黃飽滿的稻穗。

不論遠觀或是近看都非常漂亮。

我們沿著「寶二引水道」旁的休閒步道,旁邊有休憩涼亭,很適合散步、騎單車,親子同遊。

看不盡的田園風光

步道的盡頭是寶二水庫的水廠,遊客止步,在外圍繞繞~~
聲勢磅礡的進水口

好多條水道的沉沙池

出水口

竹東圳
這是日據時代的灌溉水渠,長21公里,在台灣水利工程史上具有代表性意義;
後來因為新竹地區民生用水不足,加上竹科的成立,需水量大增,所以興建了「寶山水庫」。
這一條「竹東圳」除了灌溉用途之外,同時也是「寶山水庫」的源頭。
轉個彎,沿著「竹東圳」散步。

構樹的果實,小時候叫的「紅果果樹」,好久不見了!

走進淳樸有古意的「庄內」
好多彩繪圖樣~~

歡迎到來

還有日文寫著「Yokoso」,這麼低調僻靜的地方,會有日本遊客嗎?我倆不禁納悶......

這一家子真熱鬧,2男9女共11口,而且陰盛陽衰!

但是圖裡一共畫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9個小孩,一共13個人才對啊,難道爺爺奶奶背後的黃光表示......

連窗戶也有彩繪,真是卡哇伊!
「桂山發電廠」?在那兒啊?

連電線桿都畫得好可愛!

繼續往前走,是桂山發電廠的紀念公園,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全台最小的發電廠~~「桂山水力發電廠軟橋分廠」。
「桂山發電廠軟橋分廠」的歷史:
日據時代,日本人利用水源豐沛的「上坪溪」水,設置了這座水車發電的「軟橋電廠」,後來又利用發完電匯回上坪溪的水,修築了灌溉用途的「竹東圳」,電廠加上竹東圳這兩項日據時代的工程,不只供給當時北部地區的電力,而且灌溉了竹東一帶的農地。
可是,電廠在二次大戰時遭轟炸毀壞,直到民國81年才又重新運轉,改為由翡翠水庫的桂山發電廠遙控管理,全自動發電,不必人員駐守,所以稱為「桂山發電廠軟橋分廠」。
公園下方是「洗衫坑」,這裡也有彩繪裝飾,只是客語的句子不知是什麼意思?

正好把爬完山充滿汗臭的手帕洗個乾淨!

我們本來要幫公園、水車、電廠拍照留念的,可是眼前一台收割機正準備下田,兩個土包子看得津津有味......

這台收割機實在太聰明了,機器開過去,稻梗和稻穗會自動分類,稻穗保存在橘色的車廂裡,稻梗自動絞碎,回歸稻田中當肥料,有了它,農夫可以輕鬆多多,而且效率高高。

稻穗裝滿時,橘色車廂側邊會自動斜出加大,然後開回來裝到接應的小農車中,所以不怕超載溢出而浪費。

卸完清空之後,繼續下田收割,20分鐘左右,這一大片稻田就收割完成了,日本人的農機設計實在好犀利!

我們一邊看熱鬧,一邊聽著開農車的彭先生說門道,這台機器所費不貲,農業機械化要用到的機械非常多,從耕耘機、插秧機、碾米機、......,而且一台機器動輒百萬,小額經營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集體產銷合作才行~~隔行如隔山,我們走馬看花隨意散步,意外學到了飯碗之外的知識!

軟橋有機米
軟橋的有機米是引用竹東圳的灌溉水源,竹東圳的水源來自上坪溪,上坪溪水源自大霸尖山,溪水潔淨甘甜無污染,而且是寶山水庫的源頭,位在水源保護區內,禁用農藥,先天的優質水源,加上後天的環境保護,形成這一塊農藥毒物檢驗連續保持「零」的有機種植區,因為種植區域不大,往往供不應求,所以市面上不易買到,彭先生說:當地人吃慣了軟橋米,出門在外都吃不慣了!
我們又聽又看,好想馬上買一些回家煮來吃吃,可是彭先生好像不太熱中於做生意,只是淡淡地建議我們團購比較划算,一包2公斤,十包1800含運,比單買一包200元便宜,至於怎麼訂購?在我的追問之下,彭先生姍姍開著小農車回去拿名片,然後姍姍拿回來給我們,這裡果然與世無爭,農耕雖然辛勞,但是嗅不到汲汲賺錢的銅臭味兒。

停車場旁有清楚的遊覽路線和2.5KM登山步道說明,一星期之後和爸媽、二姐一家來爬了一小段步道,雖然坡度不小,但是視野不錯,可以俯瞰軟橋風景,走在林蔭下蠻舒服的,可是蚊子超多,一掌可以同時擊中五隻,而且當地住家聽到我們的聲音,衝過來告訴我們:前面有蜂窩,他一早就被叮得滿頭疱......,當地人都沒能逃過了,我們一群有老有小,還是不要貿然前進比較好,只好撤退,換去北埔泡冷泉。

找個時間,我們夫妻倆還要再來走走軟橋這裡的登山步道,把這一次沒能走到、看到、拍到的通通補齊,然後再買一些蘿蔔糕、麻糬之類的嚐一嚐,這樣才算功德圓滿。
我們原本只想在軟橋停留一下下,沒想到離開時竟然已經傍晚了,下山到竹東的「大湯圓食堂」吃晚餐,看看媒體廣為介紹的店家,到底好不好吃?!

大湯圓~湯圓內餡是菜脯米,可是不香又不鹹,沒想到招牌菜就遜掉了!

客家燜筍~沒吃過那麼老的燜筍!

宮保雞丁~口味一般。

炒地瓜葉~比起前幾道算美味可口!

下次到竹東來,應該不會再來「大湯圓」光顧了,中山路橋頭的「尚福園」比較好吃!

離開竹東之前,一定要來拜訪的是「Baxter」冰淇淋。(急著吃,忘了拍照,借用今年初第一次光顧時的照片充一下版面
!)

我們在店裡試吃了夏季的各種新口味,我們兩人最愛的是「客家香桔」和「紅酒香蜜桃」;
不吃榴槤的姐夫說「榴槤」口味非常好吃,可是我們倆都不想嘗試;
本來很期待的「西瓜」、「哈密瓜」、「百香果」口味,感覺像是冰凍的果汁,很健康的香甜,但是比較起來就顯得比較不特別了;
「芒果牛乳」用的是土芒果,今年已經過季停產了,只好等到明年再說唄!

想買很多分送給親朋好友,可是冰製品很麻煩,家裡冷凍庫有限,網路評價說宅配好像沒那麼好吃,只能自己獨享了!
親自來店購買,買幾盒,就能免費現吃幾球,上一次冬天來,沒吃的可以折抵現金的優惠,現在夏天旺季取消了,沒差,開心就好!
軟橋有機米介紹: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Tfr/tfr_76/tfr_76_20.htm
Baxter手工冰淇淋:http://www.gelato.com.tw/default.asp

這個季節,第一期稻作都已結著金黃飽滿的稻穗。

不論遠觀或是近看都非常漂亮。

我們沿著「寶二引水道」旁的休閒步道,旁邊有休憩涼亭,很適合散步、騎單車,親子同遊。

看不盡的田園風光

步道的盡頭是寶二水庫的水廠,遊客止步,在外圍繞繞~~
聲勢磅礡的進水口

好多條水道的沉沙池

出水口

竹東圳
這是日據時代的灌溉水渠,長21公里,在台灣水利工程史上具有代表性意義;
後來因為新竹地區民生用水不足,加上竹科的成立,需水量大增,所以興建了「寶山水庫」。
這一條「竹東圳」除了灌溉用途之外,同時也是「寶山水庫」的源頭。
轉個彎,沿著「竹東圳」散步。

構樹的果實,小時候叫的「紅果果樹」,好久不見了!

走進淳樸有古意的「庄內」

好多彩繪圖樣~~

歡迎到來

還有日文寫著「Yokoso」,這麼低調僻靜的地方,會有日本遊客嗎?我倆不禁納悶......

這一家子真熱鬧,2男9女共11口,而且陰盛陽衰!

但是圖裡一共畫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9個小孩,一共13個人才對啊,難道爺爺奶奶背後的黃光表示......

連窗戶也有彩繪,真是卡哇伊!

「桂山發電廠」?在那兒啊?

連電線桿都畫得好可愛!

繼續往前走,是桂山發電廠的紀念公園,繼續往前走,來到了全台最小的發電廠~~「桂山水力發電廠軟橋分廠」。
「桂山發電廠軟橋分廠」的歷史:
日據時代,日本人利用水源豐沛的「上坪溪」水,設置了這座水車發電的「軟橋電廠」,後來又利用發完電匯回上坪溪的水,修築了灌溉用途的「竹東圳」,電廠加上竹東圳這兩項日據時代的工程,不只供給當時北部地區的電力,而且灌溉了竹東一帶的農地。
可是,電廠在二次大戰時遭轟炸毀壞,直到民國81年才又重新運轉,改為由翡翠水庫的桂山發電廠遙控管理,全自動發電,不必人員駐守,所以稱為「桂山發電廠軟橋分廠」。
公園下方是「洗衫坑」,這裡也有彩繪裝飾,只是客語的句子不知是什麼意思?

正好把爬完山充滿汗臭的手帕洗個乾淨!

我們本來要幫公園、水車、電廠拍照留念的,可是眼前一台收割機正準備下田,兩個土包子看得津津有味......

這台收割機實在太聰明了,機器開過去,稻梗和稻穗會自動分類,稻穗保存在橘色的車廂裡,稻梗自動絞碎,回歸稻田中當肥料,有了它,農夫可以輕鬆多多,而且效率高高。

稻穗裝滿時,橘色車廂側邊會自動斜出加大,然後開回來裝到接應的小農車中,所以不怕超載溢出而浪費。

卸完清空之後,繼續下田收割,20分鐘左右,這一大片稻田就收割完成了,日本人的農機設計實在好犀利!

我們一邊看熱鬧,一邊聽著開農車的彭先生說門道,這台機器所費不貲,農業機械化要用到的機械非常多,從耕耘機、插秧機、碾米機、......,而且一台機器動輒百萬,小額經營是不可能的,一定要集體產銷合作才行~~隔行如隔山,我們走馬看花隨意散步,意外學到了飯碗之外的知識!

軟橋有機米
軟橋的有機米是引用竹東圳的灌溉水源,竹東圳的水源來自上坪溪,上坪溪水源自大霸尖山,溪水潔淨甘甜無污染,而且是寶山水庫的源頭,位在水源保護區內,禁用農藥,先天的優質水源,加上後天的環境保護,形成這一塊農藥毒物檢驗連續保持「零」的有機種植區,因為種植區域不大,往往供不應求,所以市面上不易買到,彭先生說:當地人吃慣了軟橋米,出門在外都吃不慣了!
我們又聽又看,好想馬上買一些回家煮來吃吃,可是彭先生好像不太熱中於做生意,只是淡淡地建議我們團購比較划算,一包2公斤,十包1800含運,比單買一包200元便宜,至於怎麼訂購?在我的追問之下,彭先生姍姍開著小農車回去拿名片,然後姍姍拿回來給我們,這裡果然與世無爭,農耕雖然辛勞,但是嗅不到汲汲賺錢的銅臭味兒。

停車場旁有清楚的遊覽路線和2.5KM登山步道說明,一星期之後和爸媽、二姐一家來爬了一小段步道,雖然坡度不小,但是視野不錯,可以俯瞰軟橋風景,走在林蔭下蠻舒服的,可是蚊子超多,一掌可以同時擊中五隻,而且當地住家聽到我們的聲音,衝過來告訴我們:前面有蜂窩,他一早就被叮得滿頭疱......,當地人都沒能逃過了,我們一群有老有小,還是不要貿然前進比較好,只好撤退,換去北埔泡冷泉。

找個時間,我們夫妻倆還要再來走走軟橋這裡的登山步道,把這一次沒能走到、看到、拍到的通通補齊,然後再買一些蘿蔔糕、麻糬之類的嚐一嚐,這樣才算功德圓滿。
我們原本只想在軟橋停留一下下,沒想到離開時竟然已經傍晚了,下山到竹東的「大湯圓食堂」吃晚餐,看看媒體廣為介紹的店家,到底好不好吃?!

大湯圓~湯圓內餡是菜脯米,可是不香又不鹹,沒想到招牌菜就遜掉了!

客家燜筍~沒吃過那麼老的燜筍!

宮保雞丁~口味一般。

炒地瓜葉~比起前幾道算美味可口!

下次到竹東來,應該不會再來「大湯圓」光顧了,中山路橋頭的「尚福園」比較好吃!

離開竹東之前,一定要來拜訪的是「Baxter」冰淇淋。(急著吃,忘了拍照,借用今年初第一次光顧時的照片充一下版面
!)
我們在店裡試吃了夏季的各種新口味,我們兩人最愛的是「客家香桔」和「紅酒香蜜桃」;
不吃榴槤的姐夫說「榴槤」口味非常好吃,可是我們倆都不想嘗試;
本來很期待的「西瓜」、「哈密瓜」、「百香果」口味,感覺像是冰凍的果汁,很健康的香甜,但是比較起來就顯得比較不特別了;
「芒果牛乳」用的是土芒果,今年已經過季停產了,只好等到明年再說唄!

想買很多分送給親朋好友,可是冰製品很麻煩,家裡冷凍庫有限,網路評價說宅配好像沒那麼好吃,只能自己獨享了!
親自來店購買,買幾盒,就能免費現吃幾球,上一次冬天來,沒吃的可以折抵現金的優惠,現在夏天旺季取消了,沒差,開心就好!
軟橋有機米介紹:http://voicefriend.blisswisdom.org/Tfr/tfr_76/tfr_76_20.htm
Baxter手工冰淇淋:http://www.gelato.com.tw/default.asp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