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經過徹底修復,將這五棟建築規劃為:「迎賓館」、「展覽館」、「葡萄牙地區之家」、「海島之家」、「土生葡人之家」,西元1999年12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


迎賓館
:是我們進龍環葡韻遇到的第一棟建築物,其實應該是這裡的最後一棟,主要用於一些私人宴會、舉辦文化藝術講座或舉行一些特色美食活動等,不對外開放。

展覽館:不定期舉辦不同類型展覽,包括以攝影、西畫、陶瓷及雕塑等媒材為主題之專題展覽。


葡萄牙地區之家:第三幢建築,也是兩層樓建築,主要展出葡萄牙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服飾、圖片和手工藝品,透過這些具有濃厚地區特色的衣著和介紹,了解當地居民的生活模式、社會風俗及生活習慣。
我們進去走馬看花繞了一圈,覺得很像是葡萄牙旅遊的推廣展覽,不太感興趣。


海島之家 :是澳門唯一一座反映路氹歷史風貌的小型博物館,可以了解離島的過去與現在。


土生葡人之家 :這一間規劃為"住宅式博物館",館內展示著典型的土生葡人的家庭擺設。
土生葡人是指葡萄牙人與東南亞的馬來人、菲律賓人或印度人混血的後代,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和生活方式,既有西方的宗教信仰,又有東方的生活習慣。
這座博物館裡面可以了解過去葡國政府和英國大班、滿清政府這些高官富商互相往來的顯赫時光,是這裡最具特色的一間,也是澳門現存最富殖民色彩的官邸大宅。


五間建物大同小異,拍照比實景美了許多,遊客非常多,我們兩人一遇到人潮就意興闌珊,沒什麼興致仔細參觀,所以隨意走走,拍ㄧ些到此一遊照。

龍環葡韻前面隔著水塘溼地就是威尼斯人。


這裡原是一片紅樹林濕地,可以觀賞到黑面琵鷺、白鷺、灰鷺、翠鳥、鴛鴦,
西元1998年,興建氹仔醫院,定且填海造地之後,紅樹林全數枯毀,自然生態抵不過經濟發展,對於觀光客而言,只能說可惜啊!可惜!


氹仔市政花園與十字花園:參觀完龍環葡韻之後,我們走進旁邊這一片很人工化的花園綠地。
這片花園順著山勢,圍著水塘而建,1955年落成,
裡面有小噴泉、賈梅士詩人雕像,我們只對草坪上的天使塑像較感興趣。


嘉模教堂:氹仔島上唯一的天主教教堂,建於1885年,
因為當時氹仔島上的天主教教徒非常稀少,所以建了這座教堂推廣教務活動。
教堂建在小山崗上,面向大海,外形非常簡單古樸,頂部是一座鐘樓,米黃色外牆上幾乎不加雕飾。


教堂前面是"嘉模前地",對面本來是"氹仔圖書館",2005年改為"民事登記處",在這裡拍完美麗浪漫的婚紗,之後就去完成結婚登記,挺方便的!

嘉模前地這裡有好多條巷子交會,我們決定走下嘉模斜巷的階梯,去氹仔舊城區晃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