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總門」


購票參觀~這是門票
,很特別的「御守護」,不是「符」,400円/人。


參觀文化遺產要先了解相關的背景知識才不會霧裡看花,所以先知性一下~~

「金閣寺」原址從鎌倉時代末期就是朝廷大官(公家)「西園寺公經」的別墅「北山第」,後來無人整理而頹圮,經過了鎌倉幕府→南北朝分裂→室町幕府......


話說,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結束了戰多年的南北朝分裂政治,帶來和平盛世,因此權傾一時,地位超越天皇,幕府將軍的「武家」成為政治主流,貴族官員的「公家」式微。

36歲時,他準備引退,尋找退休的養老地,看上了荒廢的「北山第」,於是用「河內國」領地和西園寺家族交換,然後開始大興土木,修築豪宅,把將軍之位讓給兒子,自己出家,隱居在此,同時任命自己為「太政大臣」,繼續執政。三年後(1397年)落成,「北山第」改名為「北山殿」。

「北山殿」最主要的建築「舍利殿」是禪禮佛的佛堂,供奉釋迦牟尼的佛骨舍利,外牆用「金箔」裝飾,當時的人暱稱為「金閣」,四周庭池模擬「極樂淨土」造景,「一休和尚」的父親「小松天皇」曾經前來參觀。

足利義滿死後,
佛經「如來得道講經之所」之意,法號鹿苑院」兒子遵照生前遺囑,將「北山殿」豪宅改為足利家族的「菩提寺(家廟)」,請「臨濟宗相國寺」高僧「夢窗國師」開山,擔任第一任住持寺名取法號中二字為「鹿苑寺」,但是金碧輝煌的「金閣」美景早已深植人心,世人稱之為「金閣寺」。


轉個彎,眼前忽然一亮「金閣」就在眼前,真的好金彷彿是浮在水中的金城難怪即使改成禪寺,世人仍然習慣如此稱呼百聞不如一見!如果不知道,根本完全不會想到這是六根清淨的禪修地~「舍利殿」


三層樓建築,二三樓都貼了金箔,襯上池中搖晃的倒影,原來「金」也可以如此脫俗,如此高雅,加上今天雪化粧的白色閣頂~~美得不似在人間。


一樓~取名為「法水院」的「阿彌陀佛堂」,延續原屋主西園寺公經「公家貴族」風格的「寢殿造」。


站在湖邊都能清楚看見莊嚴的佛像~果真是禪寺!


二樓~取名「潮音堂」的觀音殿,鎌倉時代「武家」風格的「書院造」。(沒開門,看不見)

三樓~「究竟頂」,中國禪宗風格的佛殿建築,寶塔式屋頂。


閣頂一隻展翅的鳳凰(象徵吉祥)~和萬円日鈔上的鳳凰(宇治平等院)很像。書上說表情尊貴,我覺得金光閃閃,不可一世的模樣,非常醒目


四周
的迴游式庭園以「鏡湖池」為中心,「衣笠山」為借景表現出「淨土宗」「往生極樂世界」的意境。


池中各色奇岩代表蓬萊仙島、龜島、鶴島.....等人間仙境,島上還有皚皚殘雪。


「金閣倒影」隨波閃動,如夢似幻。足利義滿志得意滿向世人展現他的權勢財力,表面上隱退禪修,其實宣示主權的意味濃厚。


足利義滿室町幕府創造出盛世「武家」實權超越貴族血統的「公家」中國明朝往來頻繁禪宗文化到達顛峰這座庭園巧妙地將武家、公家、淨土宗、禪宗等不同風格的美感融合為一,和他的政治表現完全一致,因此「金閣寺」成為室町盛世的象徵。

日本文化史上特別將室町盛世期間稱為「北山文化」,就是因為代表建築「金閣寺」就是位在「北山」


但是好景不常,西元1467年,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銀閣寺」的創建者)因為荒廢朝政,發生日本史上最慘烈的「應仁之亂」,半個京都毀盡,「鹿苑寺」全境大火,只有「舍利殿」倖免於難,成為「北山文化」唯一殘存的遺址,因此列為「國寶」珍視保存,數百年來保留完好,平安經歷過日本的戰國時代、江戶末年的京都大火、二次大戰......。

豈料......

西元1950年(昭和25年)「舍利殿」發生大火所有的國寶:舍利殿、佛像、經書、足利義滿像......,全都化為灰燼。21歲實習和尚「林承賢(日本人)」縱火後逃到後山切腹自殺獲救(詳情見WIKI金閣寺放火事件)。

口吃、身體虛弱、精神不穩的年輕和尚為什麼縱火
國寶呢?這個問題至今沒有肯定的答案。作家「三島由紀夫」將這起事件寫成小說「金閣寺」:僧人對美有瘋狂的偏執,他覺得金閣寺太美了,美到世間的凡夫俗子不配欣賞,「為了保存它的美,只好毀滅它!」三島由紀夫個人推論,但是這部小說風行一時,讀者們無形間三島的文字洗腦,就接受了這種「唯美毀滅說」,起事件的犯罪動機就此似乎有了定論。

「此美只應天上有」親眼見過「雪金閣」之後,我也認同三島由紀夫的看法。

如今見到的「金閣寺」是依照原樣重建,然後在1955年貼上金箔完成的。1994年(平成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五十多年了,一樣金光閃閃,瑞氣千條。


這處「釣殿」突出於金閣西側,為格局方正的舍利殿增加了一些趣味變化


一號釣客~夜鷺


二號釣客:蒼鷺。


整個「鹿苑寺」的精華就在「鏡湖池」與「金閣」,
相形之下,其它的沒啥看頭,匆匆走過。

「魚躍龍門」~
有像真會聯想!


「夕佳亭」~江戶時代保留至今的茶室,從名字就知道夕陽西下時是這裡最美的時候。因為~~


金閣就在前方,夕陽灑下,金上加金,當然美不勝收。現在正是落日時分,今天太陽公公放假,所以我們賞到另一種美~~「雪粧金閣」。


茶室最內側,書畫卷軸左邊的屋柱是整枝不規則形的天然木頭,叫做「南天床柱」。


懷想當年,能造訪此地的人一定非富即貴,難怪
草亭下面這張石椅叫做「貴人榻」,現在只要花400日円就可以當貴人了


「不動堂」~據說裡面的石佛不動明王是弘法大師製作,非常靈驗,難怪香火極盛,濃煙繚繞。


離開「金閣」庭園,一整個天上人間的不適應,公車站,大排長龍,與「金閣」仙境般的超絕之美完全反差。


因為經歷過完美,所以難以接受殘缺!大概可以理解這位年輕縱火犯的心理了!幸好,我身體強壯,精神穩定

找個機會再去探訪室町亂世時期的
「東山文化」代表建築~「銀閣寺」,感受風格迥異的「枯淡」風情。

至於建於
高台寺附近的「銅閣寺」是明治年間有錢人的奇想,光看那聳入雲霄的高鉾和鳳凰,就能感受到他的炫耀心態,散步經過時,看看餘興一下就好。(見2012冬。東山石板小路散步末尾)


(續 御蛤門&護王神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