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一站:休屋

我們住的民宿就在十和田湖最熱鬧的「休屋」路口,所以環湖的第一站就先開車到這裡,開進休屋後發現這裡很商業化,連停車都要收錢,我們並不想搭船遊湖,所以繞一小圈後在這家公車休息站暫時免費停車,到裡面隨便逛逛。


隨便逛逛,卻發現了這個小玩意兒,當下就偷偷買了藏起來,想要等到棕熊生日再拿出來,當作生日禮物。


但是二姐在拍戰利品時忍不住把它拍了下來,所以就被發現了

小木雕,喜歡牠,表情、鑿痕,最重要的:因為牠是「棕熊」,只要840円,嘻嘻。


第二站:和井內(生出碼頭)

完全沒有遊客的私房景點


十和田湖中原本並沒有魚類棲息,現在這裡到處在賣「姬鱒」,是一百年前由和井內貞行先生引進、復育、養殖成功的。

他為了讓十和田湖的水產發展成功,不惜變賣家產,在自己如此窮困的時候,仍無私地救助飢民,是一位有理想,有大愛的人物
,是十和田湖發展的先驅。附近有「河內井神社」祭拜他們一家人,可見他對這裡貢獻多大,當地居民把他當作神明一樣敬拜,果然「真行」

這裡的地名~「和井內」就是從「和內井貞行」而來,路旁有「十和田湖姬鱒孵化所」。


走到碼頭的最前端,吹風,看湖,好輕鬆,好閒逸! 

好大的魚躍出水面(沒拍到),姬鱒沒那麼大吧?!


前面的陸地並不是湖岸,而是從休屋附近一直延伸的「中山半島」,這裡的十和田湖叫做「西湖」。


蘇軾讚詠杭州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用來形容這裡也一樣貼切。

只有吹過這襲涼風,看過這片遼闊的人,才能體會山雨欲來的湖景也可以如此寧靜,如此地美啊!

開車最大好處:想停就停,想走就走,非常隨興。


車子繼續往北開,一路爬坡,雲層越來越低,進入雲層之中,完全看不到景色,所以一路不停。


第三站:滝之澤展望台

這裡的停車場好大,但是霧濃到連湖在哪個方向都不知道,只看到綠樹和展望台。


第四站:御鼻部展望台~最高的展望台

本以為接下來都將走在雲裡,沒想到繼續開車,爬到環路公路的最高點時~太陽露臉了!


展望台樓梯旁有圖解說明「十和田湖」的形成過程,不懂日文的我,當成
漫畫來看:
(1) 20萬年前:火山活動,形成火山。


(2) 3萬年前:火山激烈噴發,火山中心陷落。


(3) 形成十和田湖外圍的四角形狀。(第一層破火山口形成)


(4)  一萬年前:湖的東南岸(中山半島和御倉半島之間)又火山爆發,湖的中央隆起另一座火山。


(5) 4千年前:湖中央的火山爆發


(6) 中央的火山口頂部爆裂,形成缽狀凹陷,周圍的湖水流入,形成「中湖」。(第二層破火山口,難怪都說十和田湖是
「雙重破火口湖

(7) 湖岸不斷受到湖水侵蝕,湖水從湖壁的缺口流出,形成「奧入瀨溪」河谷。


(8) 2千年前:御倉半島前端形成小的圓形火山,就是「御倉山」。


4千年前火山爆發產生的
中湖是十和田湖最深的部分325公尺,位居日本第三。

以上內容純為看圖瞎掰,必有謬誤,尚請不吝指正賜教。


中間看起來像小島的地方,就是最晚形成的「御倉山」,其實左邊還連接著「御倉半島」,雲層不只在御倉山上繚繞,現在仍然霧鎖「西湖」一側。


這是十和田湖最高的展望台~1011公尺。


離開之前,看到金黃色的夕陽,本來以為太陽公公2點就就打烊回家睡覺了,沒想到能夠再次到他,彷彿在作夢。

停車場取車離開,到湖邊看夕陽去。


第五站:子之口

湖邊的夕陽餘暉,美呆了。


頭戴白帽的「御倉山」


 旅遊書:「十和田湖透明度高,可以清楚見到十公尺深處。」真的好清澈,石頭好多種顏色。


快門隨便按隨便美


剛才還烏雲密佈,濃霧大作,現在看到的美景彷彿神蹟乍臨,這是今天最後一個景點,感謝十和田湖給我們這麼完美的尾聲。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棕熊與小花 的頭像
棕熊與小花

雪泥熊爪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