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場在審計部旁的「台北紅館」裡,很有氣質的地方。


兩年前來,這裡還在整修,我更喜歡「紅館」這一區的
「華山」。


這片畫了「花草雨林」的窗真好看


「台北紅館」,又名「紅磚六合院」,喜歡這個標誌。


「西四棟」展場到了


人不多,乍看標題擔心會很沉悶,原本還考慮要不要進去,想想:反正免費,繞一圈也無妨,就進去看看!當時萬萬沒料到,最後會意猶未盡地離開。


去年暑假在日本的臼杵地區看了很多刻在山崖邊的「摩崖佛」,知道日本這些石刻藝術是從中國傳入的,回國之後從網路中看到中國敦煌、龍門等地「摩崖佛」的巍峨壯觀,與親眼所見的日本「國寶」兩相對照,發現這些日本石佛群雖然貴為「國寶」,但是實在無法與中國的作品相比,但是我們無緣親臨中國,能夠實際見識到日本的「摩崖佛」,已是很榮幸的經驗。

這一次展出的是「山東」地區的「北朝摩崖刻『經』」的「拓片」,不是佛像而是經文,而且只是將石崖上的字拓印在紙上,和在自然山林中的實境氣勢天差地別,但是透過現場展示的「巨幅拓片」、導覽影片,仍能略窺一隅。


展品共有13幅,其中兩個作品讓我們駐足驚嘆,流連不已~

「大空王佛」~刻在「洪頂山」北邊的崖壁上,高9.4公尺,寬4.9公尺,真是壯觀!


旁邊附了實境照片和解說,好想實地見識這個壯景!


刻在懸崖邊的字怎麼可以寫得這麼穩健啊?興起提筆寫書法的衝動!


網路上找到「洪頂山摩崖刻經」的十分鐘影片,講解深入淺出,而且有實境畫面,稍減直奔山東的衝動~~


另一幅「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摩崖刻經,整幅「拓片」延伸了展場中最長的一面牆。


光從紙上欣賞實在無法滿足,所以又從網路上找到兩部共20分鐘的影片,有美景,有故事,有內涵~~



在「河中石坪」上洋洋灑灑刻了一千多字,一字約50公分見方,水漫經文的意境引我懷想,但是未能完成經文,不只令創作者扼腕,更是佛教藝術界的一大憾事

根據專家考證,這些經典石刻都是出自「僧.安道壹」之手,後人尊他為「大字鼻祖,榜書之宗」,這幅是少數的署名作品。


「刻經拓片」現在已是熱門的觀光紀念品,要價不菲,現場的導覽影片中特別教導我們這些外行人辨識真偽的方式:
◎真的「拓片」因為年代久遠,字的外緣較為圓滑;偽片是用新刻的字去拓的,所以稜角分明。
◎真的「拓片」是先刻格線再刻經文,所以會拓片會有格痕;新的偽片則無格痕。

如果有機會前往觀光旅遊,希望這些知識可以在選購時幫一些忙。

今天小小的參觀,大大的收穫,回去繼續工作了!



相關網誌:
「善導寺」周邊美食--2013.03.03
日本國寶~臼杵石佛群--2012.06.18
華山文化園區~巧遇數位故宮展--2010.11.1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