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電北野線每一站都非常吸引人~
「鳴瀑-宇多野」之間有「櫻花隧道」,現在不是花季,不取;
「御室仁和寺」、「龍安寺」都是世界遺產,時間不多,下次再仔細參觀;
「妙心寺」是天皇的離宮改建而成,鐵定很有看頭,但是要另購門票,放棄;
「等持院」是開創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
菩提寺,也要買票,算了。

最後直接搭到終點站~「北野白梅町」。


我們來京都的這七天(1/26-2/1)沒有任何慶典活動,印象中,冬天是梅花的季節,「北野」立刻想到以梅花著名的「北野天滿宮」,於是我們跟著指標前進。

沿著「西大路」散步,走在這一區明顯覺得遊客、車流不多、建築較舊。

走了十幾分鐘,沒見到「北野天滿宮」,卻出現畫著「櫻花」圖案的「平野神社」(南門)。

   
拿出背包中的旅遊書,我們又意外來到一個大有來頭的地方~~

「平野神社」建於782年,本來是建在奈良(平成京)皇后御殿裡面,負責鎮守皇宮和平成京。

後來,桓武天皇在西元794年(延歷13年)遷都平安京,「平野神社」也跟著搬來這裡,繼續負責守護皇室。到了平安時代中期之後,成為「五大名社」之一,和伊勢神社、賀茂、石清水、松尾大社齊名,不僅皇族敬拜,也備受源氏平氏等武士集團尊崇。

相傳平安時代中期的寬和年間(985-987A.D.),花山天皇每次造訪都會親手種下一棵櫻花樹,所以神社的「櫻苑」中櫻花日益增加,而且品種多而珍貴。

這裡從寬和元年(西元985年)四月十日開始每年舉行「櫻花祭」,至今仍是京都盛事,難怪這裡以「櫻花」當做神社的神紋。

神社中沒有平面配置圖,卻出現這幅粉紅到爆的「櫻案內圖」。


但是後來皇室威權衰微,日本進入戰國時期,神社也漸漸荒廢。直到江戶幕府統一全國,陽成天皇下令由西洞院時慶負責修復平野神社,回復昔日的昌盛。

西洞院時慶熱愛櫻花,所以在神社境內廣植櫻花樹,並且在日記中詳細記錄櫻花的品種和數量,經過幾十年培育經營,平野神社成為歷史記載的賞櫻名所,當時尤以「夜櫻」名噪一時。

現在神社裡的櫻花樹至少有40多種、500株以上,其中十種珍有品種還特別立牌說明。

我們意外闖入歷史中的賞櫻聖地,本來以為寒冬中無緣看到櫻花,沒想到秀雅的「寒櫻」就綻放在眼前。


稻荷神社旁邊的「櫻池」就是「寒櫻」的家


午後的洛北將雪未雪,空氣極寒,我們因為「寒櫻」而忘了寒冷,空氣中飄散著暖暖的炭火香,原來是廟方人員在表參道上生火為大家取暖!

表參道上的紅色鳥居與紅燈籠

朱紅色參道通往古樸的「樓門」,我們正式參觀神社。


樓門裡面一顆好大的樹。


樹下站著一塊日本最大的「磁石」,石頭上方還特別吸著兩片鐵片,證明它具有磁性。


本殿
由四座神殿組成,分別供奉四位神衹,就是照片中四個綠色交叉狀屋頂所在的位置。

這種造型特別的建築叫做「比翼春日造」,或是「平野造」,是江戶時期慶長3年(1598年)和慶長9年(1604年)時重建,現在列為重要文化財。


最後我們沿著表參道,從朱紅色的大鳥居離開,到北野天滿宮賞梅去。


相關連結:
平野神社
名神大社二十二神社之平野神社


(續北野天滿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