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禪寺」原名「太平興國南禪寺」,最初是
鎌倉時代的「龜山上皇(退位後的天皇)」所建的「離宮」,因為旁邊就是「禪林寺(永觀堂)」,所以離宮又叫做「禪林寺殿」。到了1291年,「龜山上皇」出家成為「法皇」,才稱為「南禪寺」。

到了南北朝對立的
室町時代,這裡成為重要寺院,足利義滿選定臨濟宗京都五山~天龍寺、相國寺、建仁寺、東福寺、萬壽寺,「南禪寺」更在五山之上,成為日本禪宗地位最高的寺院,臨濟宗的大本山。

因為「南禪寺」從開山就與天皇有淵源,因此大小建築非常眾多,重要文化財也非常豐富,但是我們背景知識不多,整天都在參觀寺廟還真有一點沉悶,所以只挑了兩個這裡比較特別的建築參觀~「三門」和「水路閣」。

南禪寺建成之後,接連發生戰爭,所以早期的建築幾乎全毀,現在見到的,幾乎都是在豐臣秀吉統一全國之後的「桃山時代」到「江戶初期」所重建,我們特地慕名來看的這座「三門」就是。

1615年「
大阪夏之陣」(德川幕府消滅豐臣家族的最後一場戰役)結束之後,戰勝的德川軍將領「藤堂高虎」為了弔慰在此役中陣亡的將士,在1628年建造了這座高22公尺,名列日本前三名的高大「三門」。


這座「三門」屬於的「二階本瓦葺」,列入國家重要文化財。

「一階」是「五間三戶二重門」,稱「天下龍門」;「二階」稱為「五鳳樓」,裡面除了供奉了釋迦座像和十六羅漢、大阪夏之陣列士們的牌位之外,還有名家手繪的天人、鳳凰天井,更重要的是~~

據說這裡可以把京都市區的景色盡收眼底,舉凡附近的平安神宮的紅色大鳥居、京都市立美術館的綠色瓦頂都能歷歷在目,所以日本歌舞伎劇《樓門五三桐》第二幕中很有名的一段,就是男主角石川五右衛門登上「五鳳樓」之後,不由自主讚嘆道:「絕景啊!絕景!」所以要上「五鳳樓」必須另外收費。


我們不想花錢上樓,除了憑著書中描述想像「絕景」之外,就在一樓慢慢閒晃,發現喜歡這裡甚於有「世界第一」之譽的「知恩院三門」。


這座三門和知恩院一樣,有三道入口,稱為「三解脫門」~分別代表通往涅盤境界的「空、無相、無作」。


我們不在意涅槃是什麼,卻發現三門有如畫框一般,把後方的美景裱褙在三門中央供我們欣賞。


於是,慢慢從不同角度欣賞,秋天楓紅時一定美呆了。


圓而粗的「列柱」強而有力地支撐著巍峨的三門,所以整座三門氣勢宏偉逼人。


禪修講究行、住、坐、臥皆是禪,所以進入禪寺理應從容徐行。

但是欣賞完雄偉的三門之後,我們卻行色匆匆,因為急著想看宮崎葵在電影「初雪之戀」中素描的紅磚拱橋~「水路閣」。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首都遷到東京京都產業外移,人口銳減,為了改變衰退的頹勢,西元1880年,新上任的京都府知事北垣囯道決定將京都現代化。

都市現代化需要足夠的水、電供應,京都隔壁滋賀縣的「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湖泊,早在豐臣秀吉時代就曾想修築引水道將琵琶湖水引到京都,但是工程過於艱難浩大,最後只好放棄。

北垣囯道正為京都水、電所苦之時,東京大學工學部一位年輕人~「田邊朔郎」正以「琵琶湖疏水」為畢業論文主題,到京都實地探勘、研究,並且提出了完整的工程計畫,深得北垣囯道的激賞,於是聘請他擔任「琵琶湖疏水道」的總工程師,當時他23歲,大學剛畢業,30歲時(1890年)完成了這項偉大又艱難的水利創舉,解決了京都工業、灌溉、防火、發電、航運等問題,他在這一年與北垣囯道的女兒結婚。

這座「水路閣」是一座仿造古羅馬時代的水道橋,「琵琶湖疏水道」的一部份,將「蹴上水力發電廠」送出的水引流到「哲學之道」一帶。


長長的「水路閣」,為了配合地勢和水流方向,一邊高一邊低,,共有13道紅磚拱橋。


百年前,「水道閣」要從地位崇高的南禪寺中央貫穿,曾經引起強烈反彈,磚造拱橋的西式造型和沉穩的木造廟宇確實格格不入,但是經過百年的風霜洗禮,紅磚上斑駁的痕跡,和千年古剎漸漸相容,同樣成為古蹟。


爬上「水路閣」上方的高台,門口寫著「南禪院」,就是這裡最早的建築~龜山法皇的離宮,因為要另外購票,我們再次過門不入,只從離宮門口欣賞「水路閣」和結滿翅果的楓樹,秋天的南禪寺一定很美。


沿著「南禪院」和「水路閣」之間的小路前進,來到「水路閣」的上方,我們逆著水流散步。


水流的盡頭是開闊的「蹴上廣場」,廣場中央立著田邊朔郎的立像,和「工學博士田邊朔郎君紀功碑」~「琵琶湖疏水道」、「蹴上水力發電廠」、京都「市區電車」都是出自這位田邊朔郎之手,他應該可以算是京都現代化的頭號功臣吧!


「蹴上廣場」和「琵琶湖疏水記念館」之間的「琵琶湖疏水道」進入地下隧道,船隻無法航行,聰明的田邊朔郎在這一片斜坡上建了「傾斜鐵軌」~~


利用鐵軌上往來的「台車」載運「船隻」,「疏水道」就有水利之便,又可運貨載客,所以疏水道又常被稱為「京都運河」。


我們跨過馬路,沿著人行步道,隔著欄杆參觀日本首座水力發電廠~「蹴上發電廠」,圍牆外有發電廠三期建設的介紹。




當今平成天皇的祖父久邇宮邦彥在這棟紅磚建築正面題有「功天亮」三字。


我們兩個好奇寶寶走馬看花地粗略了解京都現代化的水電發展之後,接著往下一個景點~「平安神宮」前進。

經過「無鄰庵」的圍牆時,遇到剛放學的小學生,好可愛!


然後沿著疏水道悠閒散步,琵琶湖疏水道記念館、京都市立動物園、美術館都在運河邊,我們卻只注意著水中悠遊的水鳥。


走沒多久,就看見「平安神宮」的紅色大鳥居了。



超級大的鳥居~我故意站在鳥居的右下角當比例尺,光是柱腳就比我高多了!


「平安神宮」只有一百多年歷史,和「水路閣」一樣,是東京崛起,京都沒落而誕生的~~

西元1894年,明治維新進行了將近30年,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完全轉移到東京,為了不在時代變遷中失去光芒,京都人決定興建「平安神宮」,舉行「時代祭」,紀念平安京遷都1100年,彰顯平安京在日本歷史中的輝煌地位。

這裡完全是模擬平安時期天皇辦公、舉辦儀式的皇宮正廳~「朝堂院」,以原建築縮小三分之二的比例仿造而成的。

「應天門」~入口大門,免費入內參觀。


「太極殿」~紅柱白牆,配上綠色屋瓦,顏色對比鮮明,後方的拜殿祭祀遷都到京都桓武天皇,和最後一位定都於此的天皇~明孝天皇


神宮左右各有一棵「左近之櫻」~


「右近之橘」,分別代表天皇的左右護法,此時櫻花樹光禿一片,橘子結實纍纍。


和這幾天看的京都建築比起來,這裡顯得貧乏,除了應天門、太極殿之外,另外只有左右迴廊的蒼龍樓和白虎樓,覺得沒有啥意思,石子地又走得我鞋子裡都是碎石,決定離開。

書裡說這裡最值得一看的其實是從「白虎樓」進入的「神苑」,是池泉迴遊式庭園,四季可以欣賞到不同的美景,需另外購票。

 
平安神宮附近叫做「岡崎地區」,文教機構林立著,大鳥居的左邊是「京都近代美術館」,右邊是「京都市立美術館」,附近還有動物園、體育場,是日本現代文明的代表區域,統稱為「岡崎公園」。


我們今天有重要任務,所以捨棄很有文化氣質的「岡崎公園」,在大鳥居前等公車,要到京都車站把最後一天要用的JR PASS買好,接著還要去琵琶湖邊的南草津買MONT-BELL羽絨衣,今天的東山散策到此結束。

京都「mont-bell戶外用品店」之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