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走出飯店~飄雪了,感動!!在京都市區也可以見到飄雪,相信這是一天美好的開始!!!

到大原最划算的方式就是購買「京都觀光一日乘車券」,1200円/人,可以不限次數搭乘地鐵、市巴、「京都巴士」部分路線(如大原、嵐山)。

地鐵站的購票機就可購買,買完票之後,記得向地鐵站服務人員索取「路線圖」~我們不會說日文,拿著票說「MAP」就OK了!


地圖上除了附送一些可以省錢的折價券之外(我們都沒用到),最重要的是清楚標示了使用的範圍和交通路線,非常實用。


雖然我們住的旅館附近的「烏丸通」上就有「17號京都巴士」可以直達大原,但是這幾天搭公車的心得都覺得好塞、好慢。今天使用「京都觀光一日乘車券」,可以無限次搭乘地鐵,於是決定先搭地鐵「烏丸線」往北,到終點~「國際會館」再轉搭巴士到大原。


星期天一早,沒什麼人,座位很多,8:15開車,8:35就抵達「國際會館」站。


一出地鐵站,跟著「巴士轉運站」的指標走,然後找到寫著「大原」的「京都巴士19號」,跟著排隊就好了。(仍在下雪,HAPPY!)


車窗外一路都是美麗的雪景,和昨天叡電鞍馬線看到的山中雪景又是不同的FU,開心開心
大約20分鐘車程就抵達終點~「大原」站,白雪白雪下不停,下得我心曠又神怡


跟著路標往柴門文說的「京都.『一個女子』解謎之旅」的第一站~三千院前進,窄小緩坡的山徑,兩旁是精巧的土產商店街,我們前進的速度非常緩慢。


路邊的植物也一直讓我們分心~大自然的構圖和配色怎麼可以這麼優美,這麼優雅呢?!讚嘆啊,讚嘆!



終於回到昨天沒走成的「東海自然步道」,哈哈!



大原的漬物很有名,其中最有名的一家就是「
志ば久」,路邊這片就是他們的菜園。


冬天的樹幾乎都是完全單調的,只有三種例外:如果開花又有綠葉,那就是茶花;如果有顏色也有葉子,那就是橘子樹;如果有顏色卻沒葉子,那就是柿子樹~柿子樹最有韻味。


小徑沿著窄窄的「呂川」,隨便拍,隨便美!



被雪蒙住臉和眼睛的狸貓超級卡哇咿的


門口擺著「大原女」木偶的店家。



我們走上木橋,跨河往右上坡去。


「椿地藏」~日文的「
椿」就是「日本山茶花」,庭院前的椿樹下,小小的地藏廟守護著「志ば久」的主人~「久保」家。

跟著「眼睛」圖案走,來到這個展望大原盆地的viewpoint,一大片的菜園覆蓋上了一層白雪,過癮!



沿著田埂走,來到這片櫻花林,現在別有風情,春天時一定更漂亮。



眼看太陽就要出來,怎麼又落下雪花?好夢幻的情境!



這兩棵是9月~4月間會持續開花的「不斷櫻」,正開心不必花錢到「實光院」就看得到,可是「櫻花」在哪裏啊?好像被騙了!



往前靠近,真的有開花,可是花朵很小,要靠近靠近再靠近才看得清楚,興奮



這間小木屋是「野鳥招待席」,好自然,好喜歡這裡,可惜此時沒有野鳥光臨!



庭院邊緣發現這個有趣的小流籠~是做什麼用處的呢?

原來是「手動販賣機」,真好玩!


「手動販賣機」的終點站就是「漬物名店」~「
志ば久」,門口排著一桶一桶的醬菜,空氣中瀰漫著醬菜的味道,日本客人直接拿起小黃瓜就啃了起來。


再往前走就是此行第一名的「大原三千院」表參道,這裡實在太美了,點進來有另文單獨介紹。


離開彷彿遠離俗塵的三千院之後,回到氣質不凡的參道。


九世紀初,從中國學習佛教音樂(聲明)回國的「慈覺大師圓仁」來到大原,覺得「三千院」一帶的山林美景很像「中國的聲明聖地~魚山」,於是選定這裡做為「聲明」的根本道場,並將這一帶稱為「魚山」。另外,「律呂」是中國校正樂音的工具,因此將圍繞「魚山」的兩條河分別命名為「呂川」和「律川」。

參道的盡頭是「歇山式」建築的「勝林院」~「大原魚山的聲明道場」,「慈覺大師圓仁」興建此院作為講堂,後來和「法然上人」在這裡進行教義的問答討論,史稱「大原問答」,「本堂」裡還保存著「問答台」。


「實光院」屬於「勝林院」的庭園,距離「勝林院」大門不遠,裡面最有名的就是「不斷櫻」,剛剛已經欣賞過了,所以過門不入。


左轉,沿著「律川」畔的鄉間小路散步,好幽靜,真舒服。


「寶泉院」~平安時期是「勝林院」住持的別墅,現在的建築則是江戶時代重建的。這裡三五步就一家寺院,每家都要門票,我們本來已經決定要花錢到裡面喝茶吃菓子,欣賞「額緣庭園」~將客殿中的柱子當作畫框來欣賞庭園景色~可是已經11:34,想吃飯,不想吃零食,而且800円/人,再次過門不入。


柴門文在「京都‧『ㄧ個女子』解謎之旅」當中提到,她參觀了美麗脫俗的三千院之後,搞不懂為何失戀女子的京都之旅第一站要到這裡,後來雖然歌詞中沒有提到「寂光院」,她仍在計程車司機的建議之下,來到大原這一處名寺,謎團因此解開 ,我們於是也跟著她的腳步,沿著「東海自然步道」向「寂光院」方向前進,順便到附近用餐。

「建禮門院」是~權傾一時的「平清盛」的女兒「平德子」、小她六歲的表弟「高倉天皇」的皇后、2歲登基「安德天皇」的母親。

「平家」在「壇之浦之戰」被「源義經」滅亡,「建禮門院」和未滿8歲的小天皇都跳海自殺,家人、孩子都死了,但是「建禮門院」的長髮在海面漂浮,被源家士兵看到,用長槍勾住她的頭髮,將她救起,最後出家為尼,在「寂光寺」度過殘生。

柴門文的大原之旅結論是~「建禮門院」眼見親人皆亡,卻求死不得,還有哪個女人比她更不幸嗎?因為失戀而隻身來到京都旅行的女子聽了她的遭遇之後,一定會覺得自己的遭遇根本不算什麼,然後買了好吃的醬菜之後,就能從不幸中重新振作!

好悲慘的故事,但是好好笑的說法!

喜歡冬天果實將落未落的柿子樹



但是近看就破壞美感了~「距離才有美」,真的!


旅遊地圖上說:大原西稜這一邊會看到一些「合掌造」茅屋,可是我們沿路都沒看見,覺得應該是已經漸漸被這種瓦頂取代了!


「谷川」和「草生川」兩條小河匯流之後,形成這個小瀑布~「落合之滝」。


隱居在附近的「建禮門院」作了詩句~
「ころころと 小石流るる 谷川の かじかなくなる 落合の滝」~可惜我們都看不懂!


繼續往
「寂光院」方向走,來到了我們用餐的地點~「雲井茶屋」。


店家旁邊就是「建禮門院」的墓地和「寂光院」,所以這裡充滿了平家色彩。

好友的中国語講座「平家物語」看到這首開卷詩:
「祇園精舍鐘聲響,訴說世間本無常;娑羅雙樹花失色,勝者轉衰如滄桑。
 驕奢淫逸不長久,恰如春夜夢一場;強梁霸道終覆滅,好似風中塵土揚。」

庭院中央這棵立著木牌的樹就是「娑羅雙樹」,佛祖就是躺在這棵樹下圓寂的。


「一位女子」獨坐牆角吃飯,是「因失戀感到疲憊而來到京都旅行嗎?」我倆好奇......


茶屋旁邊是百年味噌老店~「味噌庵」,這裡是姐妹店,所以招牌菜當然就是「味噌鍋」!


上菜囉~冷冷的下雪天,吃這種熱騰騰的火鍋真過癮。

裡面一大鍋滿滿的,有大原這裡的各種蔬菜~紅蘿蔔、地瓜、高麗菜、豆子、洋蔥、蒟蒻、各種菇類,加上鮮嫩的土雞肉,材料超級豐富,但是味噌越煮越鹹,吃到後來湯幾乎無法單獨下嚥,真是可惜。


點菜時擔心點兩份「味噌鍋」會吃不完,所以點了一碗「山菜烏龍麵」,「漬物」真的非常清脆好吃,我們幾乎兩份吃光光,吃完非常撐,就是味噌湯可惜了點.......


如果還有機會再,我們會兩人合點一鍋,然後加點一碗白飯,味道可能比較適中。

吃飯時發現店裡一直送餐到對面的「大原之里」溫泉屋,原來它們也是姐妹店,有泡湯+用餐優惠。今天天氣好冷,我出門忘了戴手套,手凍到放上衣口袋都擋不住,只能一直插在褲子的口袋中,吃飽之後,又開始下雪,此時若能泡個露天溫泉多好啊.......

但是我們家老爺堅決反對,一整個就是完全不理我,好像聽不懂我說的話,抗議、生氣、難過



泡湯不成,但是真的吃太飽,需要好好散步一下,爬上餐廳旁邊的階梯看看~


「建禮門院」的陵寢。


再往前走就是「寂光院」~「建禮門院」出家的尼姑庵。

我們原本要花錢進去參觀,但是2000年的火災幾乎把原有建物和古物都付之一炬,所以再次過門無入。


大原自古就是「燒炭之里」,負責燒炭的人叫做「賣炭翁」,「大原女」就負責挑著木炭、柴薪去賣。

丈青布衣,腰繫圍裙、綁腿、草鞋、頭覆白布,頂著柴枝,沿街叫賣~這就是「大原女」的裝扮,源自於建禮門院的婢女「阿波」。


大原的田園景色真怡人,回程換走另一條鄉間小路散步,真喜歡這裡。鄉間阡陌縱橫,我們...... 


~~迷路了!路口樹林中看到這些石頭~


「乙が森」~有大蛇的頭埋在這裡嗎?看不懂說明


旁邊有小小廟,今天沒開張。


大原這裡靠種菜、賣漬物、木炭維生,又位在寒冷多雪的山邊,自古就是窮苦的鄉下地方,可是今天從東側的三千院一帶,隨意走到西稜的寂光寺附近,處處都覺得這個地方散發出不同於一般鄉野的典雅脫俗感,原來這是有歷史背景的~~

從前貴族公卿、京都富商不想讓孩子從小就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於是把孩子寄養在大原鄉間,由勤奮的大原農婦照顧,形成特殊的「里子」制度。

貧窮的農家以得到寄養為榮,所以這裡的男人利用農暇到京都做一些雜役,趁機打聽有沒有「里子」要托養,他們要的不是保姆費,而是有了「里子」關係之後,能經常與貴族來往。

由於這一層關係,潛移默化中,這裡複製了貴族的生活習慣、說話用詞、應對進退、飲食菜單、祭典模式.......,生活水準和品味也跟著提升~~難怪覺得這裡和一般農村的氣質完全不同。

田間隨意散步,走到「梅之宮」站牌,公車剛走,正好繼續走走逛逛。

「梅之宮神社」前的「榧樹」~大原十大名樹之一。


冬天美麗的黃花,散發出像茉莉花的濃濃香味,在鞍馬山、天龍寺都遇過她,但是這裡開得最漂亮。


俯瞰大原風光,我們好愛畫面的前景~高大的甜柿,可以吃更好


太陽出來了!


冬天的陽春下,往「仰木」方向走一小段「東海自然步道舒服!


「藥師如來大原御香水


表參道~如果沒說,應該以為是鄉間鄰里的巷弄吧!


大門深鎖,裡面供奉「藥師如來」,有一口會湧出「仙水」的水井,好像可以消除
腹痛


寺廟旁恬靜的農村風光!

想繼續往「仰木」,去比叡山看琵琶湖,又擔心現在時間已經太晚,會山中摸黑,只好放棄,轉往公車站牌前進了!


再望一眼~大原村落和「金毘羅山」、「翠黛山」,我們要從「野村別」站回市區了。


如果秋、冬來到京都,一定要來大原,真的!

大原觀光保勝會:http://www.kyoto-ohara-kankouhosyoukai.net/index.html
呂律川邊魚山梵:
http://blog.yam.com/joanne2007/article/274045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