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星期一早上七點不到就退房上路,一到假日就大塞車的中橫公路完全就像為我們而開似的一路順暢。


從我們住的太魯閣閣口進入中橫公路,經過了通往「錐麓古道」的這座吊橋,有機會還想再走一次。


因為168K白楊步道入口附近的這一處大坍方,所以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在天祥進行交通管制,只在每個整點開放車輛通行十五分鐘,我們一大早就出門,所以暢行無阻!


中橫公路過了天祥之後,就離開了狹仄的太魯閣峽谷,到了160.2K處的「豁然亭」視野豁然開朗,非常適合欣賞壯闊的山景。豁然亭步道因整修而封閉,爾後整修完成時,想再來此走走。


公路蜿蜒攀升,遇到很多單車騎士,給他們掌聲加油!


在和煦的晨曦中欣賞著壯麗的中橫景色,非常享受,「新白楊」是一處休息區,下車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氣吧!


這裡已經上升到海拔1644m,感覺自己離天空越來越近了。


128K處的這棵「碧綠神木」是三千多歲的「巒大杉」,非常高大粗壯,因為木材香味特濃,所以又叫作「香杉」。


日據時代的「合歡越嶺道」原本是「理番道路」,後來沿立霧溪採拾「砂金」,變成「產金道路」,民國45年沿著「合歡越嶺道」開闢了這條「中部橫貫公路」。


「金馬隧道」這裡海拔已經超過二千公尺,隧道口的木製棧道把我們帶到這幅美景中,早上9:00而已,山頭已被白雲圍繞,得趕路上合歡山才不會什麼景色都看不到!


所以接著就一路不停地來到合歡山的「小風口」,這裡海拔已經超過三千公尺,藍天下那一抹翠綠就是合歡山系,可以清楚的見到冷杉與箭竹形成的森林生長線,登合歡西峰和北峰的登山口都在這裡。


「小風口」對面就是鼎鼎大名的「黑色奇萊」,我們今天要走的「小奇萊」就是往奇萊的1.4Km處,雲氣已經罩頂,趕緊出發為妙!


將車停在「松雪樓」對面,開始今天向期待中的「小奇萊」出發。(10:10)烏雲來了,前景堪憂!


沿著松雪樓旁人潮擁擠的步道前進,首先經過「合歡東峰」登山口,
旁邊有清楚的登山步道圖。


合歡東峰」我們已經登頂好幾次,隨便找了一張五年前的照片當記錄,標高3421m,「台灣高山百岳」第035號。


東峰登山口旁邊就是「滑雪山莊」,大家都上東峰去了,所以這裡人群忽然少了許多,我喜歡人少少的~繼續前進。(10:15)


登山口的石牆邊有清楚的里程時間圖,大大一張說明,我們只從最左下角前進一格~~1.4KM,單程40分鐘。


進入奇萊山區一定要申請入山證,至於「小奇萊步道」到底需不需要申請呢?
官網的正文:「需申請入山」;同一頁右方的注意事項方框:「未經申請,請在小奇來折返」。看不懂到底需不需要申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還是申請較妥當。


剛開始都是視野遼闊的草原地形。


雲來了,好涼啊!


從登山口到這裡,四周大多是芒草。


偶爾出現正值繽紛期的「虎杖」。


到400m為止都非常好走。


忽然來個急彎下坡,進入潮濕泥濘的箭竹林中,迎面遇上兩男一女,手拿割草機,頭擔重物,氣喘噓噓地上坡,心想:健壯的原住民尚且走得如此辛苦,肉腳如我回程不就更慘了嗎?擔心ing...


告別有點泥濘的下坡泥土路,開始進入高聳蓊鬱的冷杉林中。


冷杉挺直蔽天,我稱這裡為「黑森林」。

呼吸著芬多精,享受著森林浴,非常舒服。


回望剛才走過的路~碧綠的草原,鬱鬱蒼蒼的黑森林。


才稍稍透了一會兒光,轉個彎,又進入陰濕的「玉山箭竹」林中。


接著又進入黑森林裡!


這裡的冷杉好大!


偶爾出現「玉山杜鵑」,可惜現在不是花期。


再次出現開闊地,奇萊山頭已在雲霧縹緲中。


這裡的「玉山箭竹」為了爭取陽光,都長得非常高大。


幾乎都有二、三公尺高。


有些地方還能看見「玉山箭竹隧道」。


時而黑森林,時而箭竹林。


時而上坡,時而下坡。


就這樣爬過幾個小山頭


今天這條步道遇到的遊客不多,在這裡遇到一家四口,由小奇萊折返至此。


他們說,我們來晚了,「小奇萊」的View被雲遮住了!
我們聽了倒是不以為意,「既來之,則安之」,這一路走來心曠神怡,已覺不虛此行,「小奇萊」景色如何,只當是錦上添花了!


之後進入這片黑森林,爬上這一段陡坡~


到了最高點,走出黑森林,視野豁然開朗,「黑色奇萊」就聳立在我們正前方。


步道全長1350m,回望剛剛離開的黑森林。


這一片低矮青翠的箭竹林就是此行的終點~~「小奇萊」。


「小奇萊」海拔3150m,是奇萊山和合歡山之間的稜脊,兩側都是谷地,東南面的山谷是立霧溪的源頭,西邊的谷地則是濁水溪的源頭,所以這裡是兩大河川的分水嶺。


這裡視野廣闊,前方橫列著奇萊連峰,四面望去都是平緩的草原,遠處有高山層層相連到天邊,近處有草原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天空滿佈的烏雲。


穿著短袖坐在沒有日照的三千公尺高山上,頗涼,但是仍然忍不住在這裡多待一會兒,與好久不見的台灣高山多相處一會兒!


眼看天色越來越黑,唯恐下雨,只好不捨地往回走,這裡又有「合歡山後花園」之稱,沿路花草之多可想而知,我們慢慢賞景、賞花,散步下山。


12:10回到登山口處,大概花了二小時完成。


從登山口遠望「合歡尖山」和「松雪樓」,山中天氣真的瞬息萬變,又是烏雲,又見藍天!


回到東峰登山口,我們爬上這個階梯,往「松雪樓」走去。


我們來到「離天空最近」的餐廳~松雪樓~用餐。


這裡用餐氣氛頗佳,玻璃落地窗外就是合歡奇萊美景,室外冷颼颼,餐廳首先奉上冒煙的熱茶,還附上手工餅乾和紫蘇高麗菜,我們分別點了「味噌拉麵」和「松雪拉麵」,外加一份「炸豬排」,挺不錯的。

沒想到享受完美食,剛上車,就下起滂沱大雨,狹窄的山路上開始大塞車,我們不趕時間,決定到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休息一會兒。


司機大哥竟然說他好像得了輕微的高山症,那可嚴重了,趕緊拿出隨車攜帶的按摩器伺候,兩人在車上小睡片刻,真舒服。
這款按摩器真不錯,居家外出兩相宜!


醒來人潮已經散去,順利下山。
後來在接上快速道路時,開啟冷氣發現不冷,赫然發現水溫表飆到最高,趕緊靠邊停,打手機詢問保養廠的老闆,依指示加水後檢查水箱沒漏,心安不少,再繼續行駛到草屯找家便利商店買了五公升的水,以備不時之需,幸而順利回到家,度過有驚無險的回程路。

<小奇萊步道>http://www.taroko.gov.tw/zhTW/Content.aspx?tm=1&mm=6&sm=1&page=2&id=20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棕熊與小花 的頭像
棕熊與小花

雪泥熊爪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