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崎家自從長子文哉殺死了鄰居深見家的小女兒亞紀之後,就活在全日本社會的指責中,無法求得正職,婚嫁遭到退婚,求學被同學排擠,謙卑低調地在夾縫中求生存,仍一再遭人騷擾,而一次次被迫搬家、換工作、轉學。

深見家則是一直陷在失去親人的傷痛與自責中:
如果那天不要叫女兒換一條路走;
如果那天不要讓女兒穿短裙;
如果那天沒有和朋友去租三級片,而是陪著妹妹去湖邊放風箏;
如果那天看到女兒的風箏由天上掉來時就頂著炎熱的太陽到湖邊看看;
如果……,七歲的她也許就不會變成湖面上一具冰冷的屍體了。

洋貴一直不解~
為什麼自己的好朋友文哉要殺死妹妹
亞紀
為什麼文哉的父親十五年來可以從來不去探望自己的兒子?
文哉的兩個妹妹如何面對社會的眼光?如何看待殺人的哥哥?
是甚麼信念支持著文哉的母親繼續維持著這個隨時都會破碎的家?
為什麼原本懦弱的父親(深見達彥)在走到生命的盡頭時,卻執意要去殺了兇手呢?
是甚麼結一直深埋在眼淚哭乾的母親(野本靜子)心中呢?

直到洋貴雙葉相遇,兩條平行線開始互相了解,
發現兩人的內心世界竟是如此相近,
雙葉的陳述和不斷的鼓勵,埋在洋貴心中的疑惑慢慢解開,自責與悲傷也隨之釋懷,兩人進一步試著讓彼此的家人從過去的悲傷中走出來。

除了一般人對於加害者家屬的指責與被害者家屬的同情之外,
劇情中進一步深入而細膩地探討許多心理層面的問題,例如:
加害者為何要去傷害別人?他是如何看待因為他而發生的事件?
加害者的家屬是如何看待這一切?
被害者家屬又是如何看待這一切?
站在不同的角度,刻畫著不同的心理狀態,旁觀的我們跟著陷入不同的身分,不同的立場,
才知道有時勸人忘了過去是很過分的話,過去只能化解,是無法遺忘的。

由敵對到相識,由相識到相知,相知最後卻無法相守,兩人彷彿又回到兩條平行線,
似乎如此,其實不然,
經過這些風風雨雨,洋貴雙葉的心已經交疊在一起,如同劇末彼此在心中寫給對方的信中所說:
看到朝陽就覺得對方也看著同樣的朝陽,惦記著彼此,
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握著別人的手,
同時也有人可以握住對方的手,
思念在彼此的手中傳遞,往悲傷的反方向,前進。

寫到這裡,我的一顆充滿悲傷的心也隨之釋懷了。
人生不可能都是公主與王子過著快樂的生活,
生命中總有多少的缺憾,
所以生活總還是要過下去。
如同這齣戲的主題曲所唱的一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