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並木旁就是「藥學部」,這一棟是「生命科學院」。


聖誕樹上面的積雪像一個波斯頓派,也像一個捲捲頭的人戴著猶太的小圓帽,有一點滑稽。


銀杏路之後,我們繼續直走,蜿蜒在工學院的小路間,最後走在積雪中。


為的是要從側面欣賞這裡最有名的「白楊木步道」,我好喜歡這個角度的景色。



滿眼白雪中,忽然出現一小泓未結冰的水澤,看了地圖才知是貫穿校園的小河,旁邊的「大野池」已經冰封了。


小溪旁是教授招待賓客的「Restaurant Elm」,由「札幌Grant Hotel」所承包,午間套餐只要一千多日圓,我們本來就是要來這裡吃午餐的,沒想到假日公休,無緣啊!


餐廳前方立著六角形的「人工雪誕生地」紀念碑,昭和11年(1936年),理學院的中谷宇吉郎教授在這裡研究出「人工結晶雪」,並說了名句:「雪是上天捎來的信」。


吃不成高級餐廳「Restaurant Elm」的平價料理,於是我們到旁邊便宜又選擇眾多的學生餐廳~「中央食堂」覓食。


門口停放著腳踏車,學生穿著樸素,三兩成群結伴進入,想起久遠以前的大學生活。


「鍋燒烏龍」~¥357円、「牛丼(中)」~¥399円、「溫泉蛋」~¥52円、沙拉吧自取秤重的「沙拉」~¥210円、「湯」~¥94円,這一餐共¥1120円,滿意


吃得飽飽的,出了中央食堂,對面就是免費參觀的「綜合博物館」。


北大是研究北海道自然環境和愛努文化的重鎮,創校百年以來,累積了幾百萬件的標本,1999年將舊的理學院本館改為「北海道大學綜合博物館」。

校內的「鈴木章」教授剛剛獲得201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一進大門,一個巨大的年輪上標注著北大的校史:
1872年 …… 東京設置「開拓使臨時學校」
.1876年 …… 開設「札幌農學校」,聘請Dr. William Smith Clark管理校務

1886年 …… Clark博士過世,享年59歲
.1907年 …… 升為「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增設預科
.1918年 …… 獨立為「北海道帝國大學」,增設理學院與工學院
.1947年 …… 改名為「北海道大學」



北海道開拓初期,明治政府高新聘請歐美洋人推行改革,引用西洋教育模式。

1876年開校時,特意向美國聘請休假中的美國麻省農科大學校長William Smith Clark管理校務,Clark博士引入基督教人文精神為立校根本,主張「Be Gentleman」,要學生汲取知識之外,也要身心良好,不沾菸酒鴉片,用「自由、平等、信望愛」感召學生,以全人教育為目標。

當時政府禁止基督教,但是Clark博士私贈學生聖經,每天祈禱讀經後才授課,九個月後他約滿離開,第一屆的學生都受洗入教。

繼任的William Wheele延續這個精神,發揚光大,孕育出
「開拓精神」、「國際性」、「全方位教育」、「重視實學」的學風,培養出許多傑出校友。


建築內的雕刻品擺設


一歲母熊標本和40歲公熊


熟悉的實驗室,想起日劇「偵探伽利略」。

「馬」的骨骼化石,差點誤為恐龍。


這才是史前動物的骨骸化石~日本恐龍。


參觀結束,我們從中央階梯下樓,看到這個叫做「Einstein Dome」的白色華麗天井。


四面牆上掛著四幅陶版畫~「水果、向日葵、蝙蝠、貓頭鷹」,分別代表著「朝夜」。

我們沿著黃褐色的迴旋式階梯下樓,離開Einstein Dome。


在博物館大門口合照一張。


綜合博物館隔壁就是「理學院」。



一樓玄關的這面挑高窗花上面沿用舊理學院中代表著「朝夜」的「水果、向日葵、蝙蝠、貓頭鷹」的圖案,非常漂亮。


理學院對面是北海道大學最有名的景點~「白楊木步道」。


這些白楊木是明治36年(1903年)種的,已經一百多歲了,2004年9月的强颱吹倒了許多的大樹,目前正重新植林中,所以後段禁止進入。


白楊木步道旁是「花木園」,花園中看到這位「新渡戶稻造」像,他是誰?

他是「札幌農學校」第二屆畢業生,虔誠基督教徒,之後留學歐美,在教育、政治、國際外交上都有貢獻。
他用英文寫成「武士道」一書,受羅斯福總統推薦,成為當時暢銷書,至今仍是西洋人認識日本的入門書。
他曾當過台灣總督府的技師,進行「蔗糖改良」,來台三年之後返日,但每年仍定期來台指導,台灣砂糖產量在他就任前只有幾千斤,之後飆升至4億五千萬斤,1921年更高達16億五千萬斤,成為台灣主要產業,他因此被稱為「台灣砂糖之父」,五千円日鈔上的肖像就是他,可見他的成就與歷史地位。



在校園小徑中隨意散步,不覺中走到了「農學院」,當時的台灣帝大是日本最南的農學院,這裡則是最北的農學院。

建築最初是以「北」字來設計外觀,雪中景觀很像哈利波特讀的英國學院。

1925年竣工時曾作為陸軍演習的大本營,三樓設有天皇的起居室、寢室和餐廳。


一樓側翼這扇處處雕琢的華麗小門令人驚艷。


農學院旁邊是北大的「舊圖書館」,1985年變成農學院的專有圖書館。


1902年建造至今,登錄為有形文化財。


再往前走,來到校區內現存最古老的校舍(1901年),札幌農學校時代的昆蟲學教室。


現在則改為「北大榆樹之森交流廣場」,提供北大校園資訊,還有販賣用北海道牛奶做成的「札幌農校」點心、煙燻火腿、梅酒雪之天使,可惜今天公休。


交流廣場對面是「古河講學堂」


屬於「法國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


明治40年(1907年)札幌農學校變成「東北帝大農科大學」時,財閥「古河」家捐建這棟建物作為「林學教室」,所以上面有「古河家寄贈」字樣。


「克拉克」先生雖然只在北大停留九個月,但是他的教學理念至今仍受札幌市民感念,他的半身雕像就立在正對學校大門的廣場上。


我們帶著他臨別時留下的名言:「Boys,be ambitous.(年輕人,要胸懷大志)」,離開北海道第一學府。


大學正門對面是北海道最早的公園~偕樂園中的「清華亭」。


1880年的木造建築,是當時開拓使招待外賓的地方,明治初期少數留存的史蹟。


離開清華亭之前,開始下雪,這是我們來北海道那麼多天,第一次走在路上遇到下雪,有北國的情調


結束了北大的校園巡禮,我們在飄雪中散步去參觀北海道舊廳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