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裡也可以遠眺「清水斷崖」。

下次找個時間,走下階梯,沿著步道可以走到斷崖邊的礫石海邊(步道資訊=>這裡)。

東海岸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比西半部的海湛藍美麗。

將要告別蘇花公路時,俯瞰南方澳漁港景色,遠方的龜山島真的很像靈龜正要出海,龜背上沒有雲霧繞頂,最近天氣應該都會不錯。

漁港右側的白色沙灘上許多遊人在戲水踏浪,好想也下去玩一玩,可是明天還要上班,得趕路回家,下次找時間再來造訪。

到宜蘭羅東時已經下午五點多,此時進入雪山隧道正好塞車,乾脆留在羅東,去吃我們喜歡的「林場肉羹」。
林場肉羹的正對面是「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外表看起來像是日本宿舍。

裡面有「羅東自然教育中心」。

原住民味道十足的「森活館」。

充滿日本味的「竹林車站」,過去是「羅東森林鐵路」的終點站。

這個車站在羅東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員工宿舍區,這間「理髮廳」仍然照常營業。

有些房舍過於老舊,園區正在進行整修。

軍事用的小碉堡,加上木頭人偶變成裝置藝術。

筆直的舊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路
太平山伐木業始於1915年(理番成功了),初期山區以滑道、木馬道集運材,再由蘭陽溪放流至宜蘭員山,1924年土場至羅東竹林之平地森林鐵路通車,山區也改以蹦蹦車及索道運材,當時形成了特殊的運材系統。

1979年林業政策轉型,森林鐵路因颱風災害宣佈廢除,辛苦一甲子的蒸氣火車頭終於功成身退。

沿著鐵道散步,一列載運木材的火車停放在此。

運材火車旁就是「卸木平台」,木材卸下之後,沿著平台斜坡,貯存在「貯木池」中。

遼闊的「貯木池」,現在仍有很多木頭泡在裡面。

一畦一畦的「貯木田」。

池邊鋪著木頭棧道,我們欣賞著夕陽餘暉,環池散步一圈。

夜幕低垂,離開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不久前還人聲鼎沸的林場肉羮也已打烊休息,撈本夫妻終於心甘情願的踏上歸途,結束四天豐富的花蓮之旅。

《2010花蓮行四日遊~太魯閣登山+六十石山賞花》相關文章:
食 宿:太魯閣食宿佳選
第二天:同禮古道、立霧山、砂卡礑步道O型路線
第三天:台灣的天空步道~錐麓古道
第四天:六十石山賞金針花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