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進來,就感受到濃濃的文藝氣息,原來瘋堂斜巷就在這裡!

我們出發之前曾在旅遊指南上面看過介紹,雖然內容非常簡略,但是已經心嚮往之;可是到了澳門之後,手中現有的澳門地圖一直找不到它確切的位置,加上澳門值得走的地方實在太多,所以就完全把這裡遺忘了,沒想到跟著感覺隨便亂走,緣分就把我們帶到這裡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麼美的地方,為什麼有這麼難聽的名字呢

瘋堂的由來:1568年澳門首任主教來到澳門之後,發現這裡痲瘋病患很多,就在這裡建了一間"拉匝祿痲瘋病院",專門收留和醫治痲瘋病患,並且在旁邊設了一座簡陋的木造小教堂,叫做"聖拉匝祿教堂",教堂裡面供奉"聖母望德","聖拉匝祿"是這些病患的保護者,因為這座教堂是專為痲瘋病患而設,所以當地人就稱它為"瘋堂廟"或"發瘋寺"。

西元1576年,羅馬教廷正式宣布在澳門成立教區,這座教堂成為當時的主教座堂,每一位葡國軍官來到澳門,必定在此舉行交接儀式;每一位新任主教,也都在此舉行就職儀式,領取權杖,是澳門最早的主座教堂。

 
當時,住在舊城外圍的中國人在這裡受洗之後,就在附近居住下來,逐漸形成一個華人天主教徒聚集的區域,宗教色彩濃厚,當地人稱做"進教圍",瘋堂廟也稱為"進教寺",許多中國內地的教徒躲避滿清追捕之後,就到此避難,形成華人進教圍
西元1871年成立望德堂華人傳教區;
西元1923年升格為華人堂區,負責全澳門華人教友的牧靈和傳教工作。

既然是華人教徒聚集區,為何都是葡式建築呢

爆發鼠疫拆除重建:可是十九世紀後期,這個區域爆發嚴重的"鼠疫",澳門政府下令拆除這一區的平房,改建為兩層樓的葡式建築,並且開闢聖美基街、馬忌士街、聖祿杞街及瘋堂新街等街道,重建之後仍然讓華人教徒居住。(我們走在澳門一些舊住宅區內,常常看到投食毒鼠餌的警告告示,是否就是為了防範鼠疫呢?)

建望德聖母堂:之後,1882年痲瘋病院遷離,1886年教堂原址拆除,改建為現在的"望德聖母堂",1895年醫院改組成醫舍及廉價門診部,1933年設立望德學校,所以這一個區域又叫做"望德堂區"。

為什麼現在感覺到的藝術氣息比宗教氣息更濃厚

教友外移:就在教區發展日趨完善時,二次大戰爆發,日本攻佔香港,澳門人心惶惶,部分教徒逃離澳門,教友家庭陸續遷出,逐漸由非教友家庭所取代,傳教事業也因此開始衰落。

大戰之後,部分房舍被商人收購,改建為住宅大樓,這裡僅剩的少數教友也被迫外移,"進教圍"一詞從此走入歷史。

政府保護:西元1984年,澳門政府將這個區域列為重點保護文化財,兩次翻修區內的房舍,除了將外牆漆成以黃色與棗紅色為主的色調,路面鋪上葡式碎石子,加裝歐式路燈之外,也開始在坊內興起藝術文化事業,一些政府部門也以這裡作為辦事處,形成一個非常有特色與內涵的文化旅遊景點。

這裡曾經叫做瘋堂區→進教圍→現在屬於望德堂區。
弄清楚始末之後,我們就開始仔細參觀了解吧!

*   *   *   *   *

走下階梯就是超過一百年歷史的仁慈堂婆仔屋


二次大戰期間,這裡專門收留來自上海的葡裔難民與窮人,當時稱這裡為貧窮者之家;後來這裡改為收容女性長者的養老院,當地人直接稱之為"婆仔屋"。
 

濃濃的葡式風格,原來是慈善機構,現在則是藝術創作和展覽的空間。


目前正展示著"澳門特色兔仔燈籠"。


走到第一個路口,徒步區結束,我們很喜歡這種碎石子花紋路面。


台灣黑漆漆冷冰冰的柏油路,真是醜到不行,應該好好觀摩學習別人的都市營造。


馬忌士街:如果沒有特別說,會以為這是在歐洲拍的照片。


這些美麗的建築物竟然是因為發生鼠疫才改建而成,真讓人哭笑不得,
但是換個角度想,悲劇都發生了,既然要重建,就建得更美更好,當成永久的紀念,這才是有遠見的政府該做的事。


瘋堂新街:這也是鼠疫發生之後重新規劃出來的街道,棗紅色建築是"演藝學校",鵝黃色建築是"青少年活動中心"。


"聖母堂前地"和"青少年活動中心"。


望德聖母堂:改建之前這裡就是"瘋堂廟",一直是這裡的信仰中心,旁邊是望德學校改名的聖若瑟教區學校。


中間的廣場就是"聖母堂前地"



教堂裡面的主祭壇相當簡單,淺藍色弧形拱頂搭配淺黃色的牆壁,沒有太多的裝飾,簡樸而莊重。


教堂前地上立著一座石十字架,下面刻有拉丁文字:望德十字架,1637年立。


十字架旁邊就是原來收容痲瘋病患的醫院,現在改名為清安醫所,當作醫舍和廉價門診部。


痲瘋病院在1882年時遷到小橫琴島之後,現在設在路環島的聖母村。


瘋堂斜巷:很瞎的名字,很美的街,是澳門現存的葡萄牙街道與建築保存最完整的地方。

走在這裡,都覺得自己變得比較有氣質了。
  

過了"和隆街",瘋堂斜巷改名為"若翰亞美打街",就離開文化保護的"瘋堂區"了。

這棟建築是"荷蘭園商業中心",雖然建築也很特別,但是瘋堂區ㄧ貫的兩層樓建築變成三層樓高,而且不再是黃紅色調,連窗戶的形狀也不同。


回家之後,看看旅遊資料,才知道這裡和西洋墳場、塔石球場、盧廉若公園、國父紀念館距離都恨近,可是我們隨興亂走,錯過近在咫尺的一些好地方,反而捨近求遠走到澳門最高峰的松山砲台。

沒關係,我們保留一些沒走過的景點,當作下次再來澳門的理由吧!

您如果來澳門的話,記得一定要來這裡好好走走看看,光是拍照都會很過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