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進澳門很重要的道路~新馬路,又稱"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一長串的地名真不知是怎麼來的,用國語唸起來感覺不太文雅,諧音很像"阿美打你屁股大馬路",嘻!)。

德成按」是1916年開設的"當舖",牆基是花崗石砌成,青磚牆面中間隔有鋼板,才能防火、防水、防盜,非常堅固。據說,典當業已有超過1500年的歷史,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古老的當舖變成歷史陳設,現在改為「典當業展示館」,完全保存著民國初年的模式。

隔壁的「文化會館」的一部分屬於典當展示館,二樓設置「金庸圖書館」,裡面展示著"碧血劍手稿",另外,這裡的門票設計得像是一張古老的當票,門票5元澳幣,下次再來澳門,再進去參觀一下,順便把票根收藏起來。


幾乎每本旅遊指南都會介紹的"義順牛奶",竟然不小心就被我們遇上了,這大概就是"緣份"吧!雖然我對"奶"很反感,但是既然有緣,那就見識一下吧!


他們在珠海南屏江灣設有專屬畜牧場,生產鮮奶製品,所以很新鮮濃郁。


這裡的"燉奶"遠近馳名,"紅豆雙皮燉奶"和"蓮子燉雞蛋"都很有名。


我們點的是另一道招牌商品~"薑汁撞奶",心想薑汁味濃,應該可以蓋過奶味。

第一口,嗯~,細嫩、滑順,薑汁味很香,含在嘴裡品味一下,完蛋了,奶腥味來了,最後只好整碗都讓老公解決,還好只點了一碗。詢問一下嗜奶的老公味道如何?A:"一碗20元澳幣,價格與味道不成正比!"果然是摳門一族,我問他味道,他答我價格,文不對題! 

三街會館(關帝廟):我們從新馬路彎進"營地大街",意外遇到它。這裡是最早的華人商會~商人議事的場所(換言之,就是ㄑㄧㄠˊ事情的地方)。
 

館中設有關帝像,後來祭拜者越來越多,會館逐漸沒落,「廟帝廟」反而取而代之,成為會館的主要功能。


清朝至今,掛了很多匾額和關公像,都雕得炯炯有神,虎虎生風。

 雖然古廟淹沒在繁華的市場和街市中,依然香火鼎盛。

終於走到「議事亭前地」了!

好大一個廣場,中間一座噴水池,難怪萬事發櫃檯媽媽稱這裡為"噴水池"(當地人的稱呼),地上波浪形黑白碎石地面最年輕,1993年才鋪的,黑白路面,襯托周圍黃、白、粉紅、青磚建築,感覺很有"fu",原來這樣就是"葡國風格"。

這些建築大多建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已列入保護,所以不許更動門面,只能改變室內架構。澳門旅遊業興起之後,傳統的平民小店不敵飆升的租金,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連鎖店,果然,這附近有麥當勞、屈臣氏、HANG TAN、ESPRIT......,不然就是旅遊指南必定介紹的熱門餐飲店,像:龍記酒家、黃枝記粥麵,義順牛奶這裡也有一家。所以這裡連接著過去與現在,這也是澳門這裡最獨特的風格。

民政總署:就是位在廣場對面的白色建築,建於16世紀末,當時是市民聚集討論要事的"議事亭",所以稱這一片廣場為「議事亭前地」("前地"就是廣場的意思)。西元1784年重修為巴洛克式兩層大樓。


大門上花崗石浮雕"MDCCCLXXVI"表示重修年份"1876",一直保持至今,巴洛克式建築中掺入新古典的簡約風格。

現在這裡是為市民提供市政服務的"民政總署",大門開著,我們就走進去參觀。

大廳前方拱頂上一幅木製半弧形非常醒目,上面寫的是"無與倫比忠誠的天主聖名之城",這一長串的城名是葡萄牙國王"若翰四世"(西元1580~1640)表揚澳門對葡萄牙國王的忠誠而賜與的稱號,這是當時留下的紀念。

大廳牆壁上鑲嵌著一些石雕,從雕刻的痕跡都看得出是頗有歷史價值的文物。


其中一塊浮雕位在石階上方的拱頂處


雕刻著葡萄牙皇后"唐納、萊奧諾爾"的雕像,本來存放在仁慈堂,紀念這位創立仁慈堂的皇后,後來西元1833年教堂拆毀,遷移到此。
 

從階梯走上二樓,石階兩旁都用葡國的青瓷磚裝飾,華麗中不失典雅。二樓左側是澳門最老的圖書館,仿效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建造,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右邊是會議廳和會客室;中間是大禮堂,禮堂內有一間小教堂,從大禮堂窗戶俯瞰「議事亭前地」是最佳拍照取景點,可惜今天都沒開放,聽說週六下午三點有專人導覽,可以進去參觀,可惜今天是週五,隔天我們又沒能趕上,只好期待下回了。
 

中間石階走到底就是"後花園

葡萄牙風的青瓷磚從大門延伸過來,完全呈現出十八世紀葡萄牙莊園的氛圍。

 花園左右立著兩尊半身石雕,一尊是葡萄牙偉大詩人"賈梅士",<葡國魂>一詩聞名於世;


另一尊是教育家"若奧。迪奧士"。這兩個人我都不認識,但是花園感覺頗清幽,可惜下著雨,不能坐在花園中歇歇腳,享受一下鬧中取靜的幸福。
 

花園噴泉建於西元1939年,噴泉石壁頂部雕刻著葡萄牙盾徽。
我很喜歡白牆上爬著密密的綠藤,下緣貼著青瓷,前面擺著綠椅的畫面,讓人有浪漫的想像。


噴泉前面左右立著兩顆石球,一顆刻著圓形球體,象徵葡萄牙的地理大發現;另一顆較模糊,刻著葡萄牙盾徽。
 

花園和室內連接的牆面仍飾有青瓷磚,窗下還有供人休息的細條長板凳。


最妙的是白色矮牆下暗藏玄機:上面貼著這幢建築物的三次演進圖~分別是西元1789-->1888-->1999 ,閒來無事時,不妨來玩玩"超級比一比",看看有哪些改變!
 

走出民政總署,就是交通繁忙的"新馬路",對面的建築很引人注目。

郵政總局:建於西元1929年,外表雄偉復古,聽說裡頭裝潢新穎,挑高樓層,配上紅、灰兩色的郵政櫃檯,沒有進去見識一下,真有遺珠之憾。
 

郵政總局,隔著一條小巷,就來到廣場上很醒目的白色獨棟建築物~仁慈堂。

仁慈堂:西元1569年時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勞"所創立,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所以叫做「仁慈堂」,是澳門最古老的慈善機構。

這幢白色建築是18世紀中修建的,西元1905年形成現在的風貌,屬於"新古典主義"風格。

旁邊的"仁慈巷"底立有"賈尼勞"主教的塑像

從這裡可以進入仁慈堂的博物館參觀。

仁慈巷對面這幢亮麗的黃色建築物就是澳門旅遊中心


旁邊有"亞洲兌幣中心"100港幣兌103澳幣,網路上建議港幣一定要對澳幣,而且到這裡換錢比機場划算,正好換錢的人不多,我們從善如流,1000港幣換1030澳幣,雖然只多30元,但是已經可以多吃ㄧ碗麵了(精打細算的背包客當然能換則換)。


這裡從以前就一直是澳門的市中心區,即使今天這樣的雨天也是人潮不減。我們繼續往下走,立刻遇到華麗無比的"玫瑰堂",才知道"議事亭前地"和"板樟堂前地"幾乎是連在一起的。

相關連結:

澳門世界遺產http://www.macauheritage.net/wh/indexC.asp

維基百科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三街會館議事亭前地民政總署大樓德成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