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生活作息和平常上班差不多,每天早起用完早餐,然後就出門玩一整天。



今天買公車一日券,到「五条坂」下車。

這個座位附了一條綠色的帶子,看了圖示,原來是綁嬰兒車的安全帶,這樣媽媽就可以安心坐著,不怕嬰兒車滑動,很貼心的設計。


「清水寺」位在東山的山坡上,只能步行入寺,下車之後有好幾條坡道可以選擇。


我們選擇走「茶碗坂」。


金、赤、青色系的「清水燒」是京都名物,而清水燒的起源就是「茶碗坂」。

雖然古老的窯場因為都市計劃都已遷至郊外,但是坡道兩旁仍是一家接著一家的清水燒紀念品店,有「人間國寶」之稱的「近藤悠三紀念館」也在這條路上。

現在才早上八點多,全都還沒開門,反正我們也買不起,所以在櫥窗外逛街欣賞也很開心。



一路爬坡,有一點小喘,,後面隱約傳來急促的喘息聲,然後有人拍了老公一下,轉頭一看,好漂亮的美女啊!告白嗎?


她遞給老公一只手套,原來是剛剛拍照時不小心掉的,她穿著高跟鞋,一路上坡追趕,不知追了多遠,一定超累的,好感人哦!日本人真的很用心,很執著。

很多感人的浪漫故事都是這樣開始的,所以我很認真地跟老公說:「如果你為了報恩而變心,我也不會怪你的!」沒想到他根本不理會我,很認真地自言自語:「手套脫下來不能夾在腋下,一定要放口袋裡!」

說著走著,就看到清水寺的三重塔和仁王門了,接著就開始走訪參拜囉!

「仁王門」~據說門上的「清水寺」三字是平安時期大書法家「藤原成行」的行書手跡,
2003年解體重修,又有「赤門」之稱。


一般「仁王門」門前兩隻守護犬的嘴巴是一開一閉,但是這裡的兩隻都嘴巴開開。


遠遠就能望見的「三重塔」是收藏佛舍利的地方,被視為佛法象徵之地。

這座「三重塔」塔高29.7公尺,在日本數一數二,最高的是奈良藥師寺的東塔,高34.1公尺,塔內不開放參觀,但是可以欣賞屋簷下華麗的裝飾花紋。


相傳觀音菩薩會以33種法相渡化眾生,因此從平安時代起,皇室就興起巡行參拜近畿地區內的33所觀音寺,以求積德消「業」,稱為「西國三十三所巡禮」。

到了平安時期末期,篤信觀音的「後白河天皇」覺得遠行不便,改在京都之內選定33所觀音寺,代替近畿地區的「西國33所」,因為京都自詡是「日本的洛陽」,所以京都這33所觀音寺就稱為「洛陽三十三所」。

其中第10到第14號都在清水寺的範圍內,所佔比例最高~~
第10號:善光寺堂(如意輪觀音)
第11號:奧之院 (三面千手觀音)
第12號:本堂  (千手觀音)
第13號:朝倉堂 (千手觀音)
第14號:泰產寺 (千手觀音)



「仁王門」一帶的建築都是走華麗路線的「桃山」建築,但是真正列入世界遺產的「清水寺」卻是原木古樸的色調。

接著我們就要進入「普門閣」開始日本國寶和世界遺產之旅~參觀之前,請先交出¥300元給「轟門」前的歐吉桑!


龜寶九年(778年)來自奈良的高僧「延鎮上人」夢到觀音菩薩指示他去尋訪靈泉,最後他在京都的音羽山找到「音羽之瀧」,而且遇到在此潛修的「行叡居士」(據說是觀音的化身)。行叡賜給延鎮一塊靈木之後,從此消失無蹤。延鎮上人於是將靈木雕成「千手觀音」,安置在行叡居士修行的舊草庵,山號「音羽山」。

隔年,延鎮上人感化了「日本的武神」~「
坂上田村麻呂」,他的地位相當於我們的「關公」。後來,他戰勝蝦夷人,封為「征夷大將軍」,為了感恩觀音菩薩的保佑,延曆十七年(798年)開始在「音羽之瀧」上方擴建本堂,築起清水舞台,加祀「十一面千手觀音像」,寺名為「清水寺」。

但是後來這裡飽受戰爭和祝融侵襲,幾乎燒毀,直到江戶時代德川家光寬永年間(西元1631~33年)按照原樣重建,包括:列為國寶的本堂、清水舞台,還有重要文化財的仁王門、三重塔、地主神社……都是。

通往「本堂」和「清水舞台」的長廊。


「本堂」和「清水舞台」是整座寺內文化價值最高的部份,列為國寶。

「本堂」中供奉的「千手觀音」是33年才公開讓人瞻仰(御開帳)的「秘佛」,上次開帳時間是2000,下次開帳還要等到2033,我們應該還有機會看到,今天我們只在走廊外張望。


本堂前方是一片突出於山崖邊的平台,也是來清水寺必訪之地~「清水舞台」,可以眺望京都市景。


川端康成的「古都」第一章,女主角千重子賞完平安神宮的櫻花之後,就到這裡欣賞落日美景。

舞台下方就是延鎮上人找到的靈泉~「音羽之瀧」。


本堂後方的階梯上坡,就是掌管姻緣的「地主神社」,一早就人潮眾多。


神社建於西元701年,拜殿和本殿列入世界遺產,供奉京都最古老的月下老人~「大國主命」,他曾拯救白兔,白兔為了報恩,一直跟著他,成為「姻緣神獸」,階梯頂端有大國主命和白兔的銅像,可惜我們沒有拍照。


神社通道的中央有兩顆「繩文時代」至今的「戀愛占卜石」~只要能閉著眼睛從這一顆戀愛石走到對面摸到另外一顆,戀愛就會成功。


正好遇到日本國中生校外教學,四個學生一輛計程車,司機就是導遊,正在講解著「戀愛石」的占卜方法。

司機一說完,其中一個男生立刻朝著對面的石頭走去,眼睛閉得好緊,結果~~表情很虔誠地走過頭,被這邊的三個同學取笑。

接著另一個男生成功繞了一圈,可是他有偷看。


地主神社階梯下就是「奧之院」,現在整修中,所以我們沒有拍照。

相傳「奧之院」就是延鎮上人遇到行叡居士的舊草庵,裡面供奉鎌倉時代的祕佛~千手觀音坐像,但是這尊祕佛243年才開帳一次,下次開帳要等到2246年,我鐵定等不到了。

我比較熟悉的是日本的「今年之漢字」活動~每年12月12日,清水寺住持會在「奧之院」即席揮毫,2011年的代表漢字是「絆」,好友SY的教學部落格中有清楚的說明。

「奧之院」的前面也建有懸在山崖邊的平台,叫做「清水小舞台」,這裡展望京都市景角度更好。


從「清水小舞台」拍攝「清水寺」和「清水舞台」的角度好像是到此必拍的畫面。

「清水舞台」面積190平方公尺,高30公尺,總共用了139根櫸木,卻完全沒有用到一根釘子,就穩穩支撐了幾百年的歷史建物,日本傳統工匠的手藝真的讓人嘆為觀止。


其實當時建造這座舞台並非為了誇耀建築功力,而是因為奈良時期寺廟有「舞樂酬神」的習俗,供奉千手觀音的清水寺建在山崖邊,想要不移動佛像,又能在寺前建造酬神舞台的唯一方法,就是建造「懸造」舞台,因此這座被稱為「京都建築奇蹟」的「舞台造」建築就此誕生。


日本有「從清水舞台跳下」表示「下定決心」的說法,意思和我們的「破釜沉舟」相近;另外,台灣的「跳樓」大拍賣,到了日本變成「跳清水舞台」,有趣!


沿著步道,向遠方綠色屋頂的「子安塔」前進,視野中的紫色枯枝都是櫻花樹,想像開花時該有多美啊!

「子安塔」是坂上田村麻呂為了祈求女兒安產而建,現在則是祈求順產的地方。


京都的很多景點都會利用冬天旅遊淡季進行整修,「子安塔」就是,儘管如此,這裡仍然是飽覽「清水寺全景」的最佳地點。


離開子安塔之後,開始沿著石坂路下坡。

路旁出現模糊的石像,立著「福祿壽」的解說牌,好像和「音羽之瀧」和「行叡居士」有關。



旁邊就是「音羽之瀧」,清澈的水質源自地下一千公尺的東山斷層,又有「延命水」或「黃金水」之名,水質之清,名列日本名水之冠,清水寺之名的就是由此而來。

後人用人工截出這三道水流,古人藉著水流打在身上,進行苦修清心的「水垢離」;現在則當作「祈願之水」,由左至右分別為~「學問之水、戀愛之水、延命之水」,三道水流只可擇一飲用,多飲願望就會落空;而且一種水只能喝一口,貪心的話,願望就會打折:兩口→願望剩1/2,三口→願望只剩1/3,依此類推。

看看喝水的人並不多,日本第一的名水,不喝可惜,於是加入排隊行列~從消毒處拿出重重的長柄杓,右邊的「延命水」正好空出,水很冰,甜甜的,喝了會長命百歲嗎???


轉個彎,來到清水舞台下方基座處,要從上面跳下真的要很有決心!


祈求行車平安的「音羽地藏」


走著走著,回到三重塔下了,山坡邊好多小石佛像,都穿著鮮豔的圍兜,挺可愛的。


「放生池」~同時也回到清水寺的門口



早上十點不到,仁王門前的「清水坂」商店街已經開始招攬客人。


這座寺廟叫做「經書堂」,我們在這裡要右轉下坡,開始東山石坂小路散步行程。


清水寺:http://www.kiyomizudera.or.j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