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地下道,看到瀨澤古戰場的石碑,武田信玄曾在這裡此擊退上杉謙信的聯軍(村上義清+諏訪賴重+松本城的小笠原長時)。


四周是恬靜的傳統農村景象,但是當時信濃地區的居民一定過得很不安寧!


這今天的參觀重點是諏訪大社

諏訪大社
是全國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全國共有1萬多座分社~由長野縣上諏訪市的「上社本宮」、茅野市的「上社前宮」、下諏訪町的「下社秋宮」和「下社春宮」4個宮殿構成。

神社裡供奉有男神~「建御名方神」、女神~「八坂刀賣神」,他們是古代的武神、獵神、農神和風神,自古以來深受武士們敬仰,16世紀統治這裡的武田信玄大力保護。

四間諏訪大社中面積最大
寶物最多的是上社本宮


特別的是,從「東參道」進來這裡的表參道是橫向的,而且建有木造長廊。


諏訪大社的本殿四周都有四根「御柱」鎮守,神殿每隔七年就會重新整修一次,鎮守神殿四個角落的冷杉「御柱」也會同時進行更換。

祭典三年前就先在山裡選好作為「御柱」的巨木,之後再進行砍伐、運輸(出山),最後立在神社四周,這個雄壯的祭典活動七年舉行一次,稱為「諏訪大社祭年興建御柱大祭」,簡稱「
御柱祭」。


這個祭典位居日本「出人命祭典」排行榜的榜首,尤其是上社的「越川(渡河)」和下社的「落木(下山)」死亡率最高。


國寶級的本殿


本殿旁的「御神燈」


用命換來的「御柱」


相撲高手雷電


相撲用土俵


北參道口的手水舍


這間天流水舍無論天氣再怎麼乾燥,每天都會從屋頂上流出三滴露水滴入下面的水井中,稱為天水,是
諏訪七不可思議中的「寶殿天滴」,有人認為這就是天龍川的水源地

乾旱時用青竹接住天水舉行祈雨祭,就必會順利降雨。


神樂殿中雕著龍紋的古老「太鼓


接著來到四座諏訪大社中最古老
腹地最小上社前宮

 
「前宮」是本宮祭神~「建御名方神」進入諏訪時最初決定的居住地。
距離本宮約1.5公里,建於高台上,可以眺望八岳與諏訪平,很多祭祀活動現在仍然在這裡舉行。


表參道到本殿之間距離很遠,過了鳥居,首先看到「十間廊」,每年4月15日在此舉行將獵物的頭做為祭品的「御頭祭」。


經過許多民宅之後,終於見到古色古香的本殿


在本殿的四周仍然有四支高聳的「御柱」,我們也只在這腹地比較小的上社前宮才可以同時將左右各兩支御柱收入畫面中。


下社秋宮:這裡靠近下諏訪的溫泉街,所以比較熱鬧。


這裡的一之御柱最粗大,一定要特別觀賞一下。


神樂殿前粗大的繩結是秋宮的特色。


下午五點,響起低沉肅穆的太鼓聲~


雕刻華麗的幣拜殿

這裡的手水舍都叫「御神湯」,顧名思義,就是祭拜神明之前洗淨用的「溫泉」。


這個龍口溫泉也有一個七不思議的傳說~如果有邪惡之人進入這裡,泉水就會變濁~
趕快叫老公去試試看 !

水很清,還好我沒選錯老公!

離開之前看到御柱祭在下社舉行的「落木」模型,做得很可愛,但是實際場景可是驚險萬分,我絕對不準我的親朋好友參加 ,太危險了!

東京愛情故事的作者柴門文寫的「
諏訪的落木與下坡」這一篇報導把當地人以坐在危險的「御柱」上為榮的熱情描寫得幽默又傳神,「御柱精神」就是諏訪精神,這種為神明奉獻的虔誠信仰對21世紀、無神主義的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啊!

鎮守神殿的巨木砍倒之後,稱作「氏子」的門人們乘坐在巨木上,順著30度的山坡上往下滑~


有「下馬橋」的下社春宮


不論你身分地位多高,到了下馬橋都必須下馬步行。


這座拱橋是下社最古老的建築,僅供祭典的神轎通行,凡人止步。


這是神樂殿,右邊是御柱,本殿整修中,被白布圍起來。


我們從下社春宮神樂殿旁邊走小路去尋找「万治石佛」,經過這座跨越砥川的紅橋


砥川經常氾濫,但是中間的土石卻始終沒有流失,形成一座浮島,這又是諏訪的七不思議之ㄧ。


紅橋的另一岸就跨在浮島上,膽小的我走得有點怕怕的,橋很穩,可是天色昏暗,水流湍急,濃蔭密佈,人煙稀少,感覺陰森森的,走的好毛喔!

小路終點是這尊很大的石佛。

傳說:万治年間,修建下社春宮的石匠工人在附近的水田裡挖掘到這塊巨石,沒想到這塊巨石竟然流血了,工人嚇得逃回家去,當天晚上夢見諏訪神來告訴他:「如果你要找建材的話,去找一般的石頭!」之後,工匠將這塊巨石彫成佛的頭部,然後接在另一顆大岩石上,虔誠地供奉著,側面刻著「万治三年(1660年)十一月一日」,所以「万治石佛」就這樣誕生了,剛剛沿路走得膽顫心驚,原來其來有自!


聯接秋宮和春宮的是中山道的「下諏訪宿」,自古就是著名的溫泉驛站。


這一疊烏龜是專門拍給蒐集烏龜的二姐的。


甲州道德川家康將領地遷到江戶之後,萬一江戶城淪陷時,逃往甲府城而修築的,起於東京日本橋,設有「鐵砲百人組」把守,掩護將軍逃離,途經甲府,到下諏訪宿中山道連接,沿途共有38個宿場。


中山道是連絡江戶京都的道路,這兩條重要道路在下諏訪宿交會。


可以想像在幕府時代這裡有多繁華。


沿路都是歷史遺址的說明牌。


這裡主要是大名、皇女和宮女的宿場,明治天皇曾在這間「本陣岩波家」短暫休息「一小時」。


本陣之外,還有次一等的高級旅館「脇本陣」,一般人住宿的「旅籠」這裡很少見。


中山道五十五里塚跡


從中山道俯瞰下諏訪地區,還可以看見遠山下的諏訪湖。


青塚古墳


諏訪地區最大的「前方後圓」型的古墳


高島城
豐臣秀吉的部下「日根野高吉」花七年時間修建完成的,據說是修建在諏訪湖中的小島,看起來就像浮在水上一樣,所以又名「諏訪之浮城」。


但是我們現在實際走訪和對照地圖都覺得不是建在湖上,應該是在湖邊。

城中的庭園造景


我們第一次看到「白果」(銀杏果實)


這種結實纍纍的植物在台灣名叫「十大功勞」。


趁天色未黑,先到今天的住宿~清川莊check in,這是行程中唯一的溫泉旅館,女將非常恭敬,跪在地上迎送,讓我們非常不好意思。


房間乾淨舒服,準備著齊全的茶具和當地老店的蝦餅。


另外還有我們兩人獨享的湯屋(因為今晚好像只有我們兩人住宿),每人150元,感覺我們好像越住越好。


住宿費7960円,加上泡湯,共計8260,很不錯的好地方,諏訪住宿的好選擇。


從旅館房間中提供的周邊旅遊資料,查到這家在車站附近的推薦餐廳,我們把車停在車站旁的收費停車塔,走路一下就到,吃飽還可以逛百貨公司。


「馬刺」(生馬肉)在日本似乎是很特別的食物,很多年前去九州阿蘇山吃過一次,記憶深刻,這次行程中一直希望能再嘗試一下,正好這家店有提供,所以就點了「馬刺定食」1260円,說實在的,馬肉吃起來沒什麼味道,因為沒什麼味道再加上知道是馬肉,吃到後來心理上就覺得有點反胃。


老公點了店內的推薦套餐1260円,三碗小份的生魚片丼、天婦羅丼、炸豬排丼,再加上生菜沙拉,感覺物超所值,點一份可以吃到三種不同的丼飯,大滿足。


湯足飯飽,到
諏訪湖畔散步,打算去看看間歇泉噴發,可是立著牌子說間歇泉五點半就下班了,讓我們非常納悶~間歇泉還會下班,難道是人工控制的嗎?怎麼和黃石公園的老忠實噴泉不同呢?感覺不太對勁,難怪名氣比老忠實先生差遠了!

由於天色已暗,欣賞著湖面景色,想像每年冬天,湖面寒冷結冰時,上社的男神「建御名方神」充滿熱情地穿越湖面,前往下社會見他的愛妃「八坂刀賣神」,在湖面上走出的「御神渡」冰裂道路......

還有武田信玄諏訪湖畔遇到驚為天人的絕世美女~湖布姬,納為寵妾,可惜她體弱多病,加上武田的正室三條夫人不斷陷害,紅顏薄命,25歲就香消玉殞了.....

事實上這個城市以精密工業聞名,被稱為「東方的瑞士」,但是不可思議的傳說、古老的習俗、多情浪漫的故事又多到聽都聽不完,熱鬧的祭典一個接著一個舉辦,我們來的這個時候沒有什麼遊客,應該是祭典前的寧靜吧!


再會了,神秘浪漫的諏訪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