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幸運地在五聖宮前找到ㄧ個免費的車位,馬上省了好幾百元(2小時一百元),果真應驗了"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句話。在停車場即可遠眺基隆嶼。

從五聖宮前停車場沿著濱海公路往鼻頭步道出發,人行步道沿著鼻頭港邊鋪設,漁港不大,停著的漁船也不多,竟然有一艘又新又炫的帆船遊艇。

發現有好多的魚群優游其中,有色彩鮮豔的熱帶魚,也有圓滾滾的河豚,看著看著,短短的人行步道,竟花了我們不少的時間,但大人小孩都看魚看得蠻快樂的,也就不必急著趕路。


鼻頭角步道鼻頭角燈塔步道(1.2公里)、鼻頭角稜谷步道(1.1公里)、鼻頭角海濱步道(0.8公里),構成一環狀路線。旅遊看板建議由龍洞灣開始,沿濱海步道到海天亭,接上鼻頭步道到鼻頭角燈塔,再走稜谷步道、社區步道,最後回到龍洞灣完成大O型路線。


我們選擇先走燈塔步道,所以沿著馬路往前行,看到步道的說明牌。


由於這條馬路車輛車速甚快,道路上貼心地設有人行天橋,藉由人行天橋穿越馬路比較安全。

沿著柏油路繼續往上走


過了"燈塔小舖"便可看到鼻頭國小。


燈塔小舖,看起來是由民宅改建而成,原木的外牆,頗有味道。店內不斷傳出陣陣的咖啡香,架上剛出爐的起司蛋糕,若能悠閒的坐在戶外,應該蠻享受的吧!



附近種植的"厚葉石斑木",四、五月花期已過,所以只見得零星的花朵。


爬上一小段的階梯,就到了鼻頭國小的門口。


發現鼻頭國小是一個小小學校,一個年級一班,校園蠻漂亮,視野又好,教室向外望,便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我們三個大人喜歡這裡,打趣的問兩個小朋友,願不願意轉學到這裡,這樣我們就可以每個星期假日都到這理玩。 

週末假日學生放假的時候,鼻頭國小開放遊客通行,一方面就不必辛苦地走"百合長城",另一方面還可以順道看看這個可愛的國小。



一進校園便看到小朋友在牆上做的"手護鼻頭"宣言:"用我們的手 用我們的心 用我們的誓言 手護鼻頭"。


過了操場,豎立著一座頗為壯觀的"百獸圖騰",只是不大能理解立在這裡有何用意。


其後是"太平洋鞦韆",小朋友盪著鞦韆,望著太平洋,這種童年應該很特別,當然,二姐家的兩個小朋友當然不會放過這個體驗的好機會(喆喆玩到把水瓶忘在這裡了)。出了山海觀也就出了鼻頭國小,正式走在鼻頭步道上。


山海觀


往前行,開始出現海蝕地形。


路邊的生態也頗為豐富,開著鮮黃色花朵的"南美蟛蜞菊",彷彿是迎接著我們的到來。


"月見草"的花朵是下午到黃昏時綻放,清晨左右凋謝,所以我們無緣相見。


芒草叢中傳來陣陣的蟬鳴,一番尋找,原來是"草蟬"正在發出夏天的消息。


"台灣波紋蛇目蝶"也來湊熱鬧,查閱圖鑑,台灣有十種波紋蛇目蝶,分辨的重點除了依體型大小與海拔分布判別之外(台灣波紋蛇目蝶為低海拔常見種、展翅約3.5~4.0公分),牠的下翅腹面有三枚眼紋是分辨的重點(所以連上翅腹面共有四枚眼紋)。


路邊出現開著紫花,結著紫色漿果的"桔梗蘭"。


它的生長特性嗜陽不嗜陰,所以在北海岸地區,衝風的海崖山壁上常構成優勢族群。植株形如蘭花、花形花色如桔梗,故名。而且它和菅芒花一樣,在荒地上到處都可以生長,非常有韌性,所以又名"山菅蘭"。


蕨類開始將它的嫩葉慢慢舒展開來,感覺像日本幕府時代的家徽。


光照充足的海崖山壁上,竟生長著為數不少的"闊片烏蕨",與一般蕨類是生長在林下溪邊半陰濕環境的印象,有極大的不同。


繼續往前走,又再看到山崖下的海蝕地形。


前方的海天亭與山頭的軍營。


步道兩旁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林投樹林


老婆大人慧眼發現了蛇的蹤跡(融融也許因為天氣太過悶熱,忙於拭汗喝水,發現小動物的能力大減),對照圖鑑,牠的名字叫"臭青公",台灣常見的無毒大型蛇類,最喜歡在住家附近的洞穴或岩縫中居住。


通過了臭青公小小的驚嚇,可愛的"星點大金花蟲"出現在路邊的葉子上。


不過熱情的畫面,可真是兒童不宜!


到了海天亭,向下望可以清楚的看到綠草如茵的望月坡。


向右望可以看到龍洞灣及遠方的三貂角。


我們下到望月坡,近距離感受這片草地。



望月坡上可以更清楚地俯瞰海蝕地形。


崖邊生長著一叢含苞未放的百合花。


在野牡丹花朵中,分別看到"藍豆金龜"~


與"蒙古豆金龜"。


"土丁桂"


"通泉草"

"蔓荊"


順著望月坡上小徑行走,沒想到路徑越走越窄、越走越陡,而且要穿過刺人的林投樹與割人的芒草,一行人陸續掛彩,終於有驚無險的"爬"到海天亭,而提議走這條小徑的本人也不免遭眾人抱怨一番。


離開了海天亭繼續往前走


不久就遇到岔路,直走是往鼻頭角燈塔,往上是接稜谷步道,我們往鼻頭角燈塔的方向前進。


水果發酵的味道撲鼻而來,地上散落著一粒粒的果粒殘骸,抬頭一望,原來滿樹結滿融融口中所說的"長在樹上的鳳梨"。


仔細觀察,林投果成熟時,是一粒粒的掉落,而樹上的果實則好像被人咬了一口一般,缺了一塊。


繼續前行,可看到鼻頭角的"鼻頭"越來越近。


回望三貂角則越來越遠。


路邊時常可見"爵床"開著淡紫色的唇形花,小朋友說看起來好像小型的聖誕樹。


附近也可見到去年結種子留下的宿萼。


文殊蘭


牽牛花。


這裡的海蝕地形


小朋友看覺得左邊較小的那一塊,看起來像一隻暴龍。


一行人悠悠哉哉的,算算時間,從停車場出發已過了兩個小時,終於走到了鼻頭角燈塔。


鼻頭角燈塔建於清光緒22年,其間歷經多次毀壞與重建,目前所見的鋼筋混泥土結構是民國60年所建。


矗立在這此,為往來的船隻指引方向。


我們沿著燈塔圍牆行走,觀看四周景色。


由不同角度欣賞鼻頭角高聳的岩層


告別這裡往回走


在路邊發現兩個頗像台灣的頁岩碎片


可愛的融融很想撿回家收藏,但實在有點大,而且大自然的東西,應回歸大自然,所以拍照留念就好。


帶小朋友到海邊,就一定要讓小朋友真正到海邊玩玩,他們才會甘心,所以我們就先沿左側階梯拾級而下,漸漸接近海蝕地形。


一路上可見海蟑螂在沿路的石壁、階梯路面竄來竄去。


終於下到海邊


各式各樣的海蝕地形



和小朋友努力尋找的生痕化石。


海水退潮了,許多的水中生物被困在小小水池中。


豆腐岩地形


老婆跳崖


往龍洞灣的路不大好走,帶著兩個小朋友,擔心會有閃失,而且算算時間也不早了,於是決定放棄,往上回到鼻頭國小。


由於天氣悶熱,揮汗如雨,想吃點涼的,想到石花凍,鼻頭國小前有一攤販在賣,駐足的遊客也不少,但基於支持合法的商家,決定忍耐一下,再往前到燈塔小舖;在燈塔小舖點了三個石花凍,原味、百香果、桑葚等三種口味,純天然而爽口,小朋友喜歡百香果口味,大人喜歡其他兩種,剛好不會搶;老闆很敬業地穿著廚師服,為客人端上咖啡點心,值得推薦的地方。


吃完小甜點 ,看看時間也1點多,回到鼻頭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內有幾家餐飲店,看起來蠻乾淨,決定在此用餐,點了炒麵(20元/碗)、炒米粉(20元/碗)、、滷肉飯(20元/碗)、及鮮魚湯(50元/碗),份量足夠價錢便宜,鮮魚湯的魚很新鮮,吃起來覺得值回票價。


遠方山頭(基隆山)雲層密佈,心想往北的行程,應是大雨滂沱,不過老天爺也是對我們很好,讓我們有一個美麗的上午,我們應該要知足。


離開五聖宮前停車場,向北往南雅奇岩方向行駛,果不其然,我們一到附近的一個停車點,豆大的雨點就不斷落下,我們暫時躲在車內,吃水果吃豆乾,等的十餘分鐘~


雨終於停了!


雖然天色不好,既來之則安之,還是決定與這雷陣雨躲貓貓,下車照照相。


像沙皮狗的岩石


像蠟燭的岩石


這裡的岩石,可以看到過去數億年的沉積,在經過大海與風雨的雕琢,呈現出奇特的形狀與美麗的紋路。


雖然天色不好,但我們也滿懷感謝的心,欣賞這大自然的傑作。


接下來"上山"的行程看來是泡湯了,既然已經來到東北角海岸,決定到龜吼漁港試試看;幸運地,賣魚的攤販有在賣,買了1000元的小卷回家,為此次旅程劃下完美的句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