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橋下是「雲畑川」和「鞍馬川」的匯流地,之後變成「鴨川(賀茂川)」,綿延進入京都市區,我們沿著發電所外牆前進。

冬天枯水期的「鞍馬川」

15:03 「北山54-3號」樁,「洛北發電所」的巡電水路橋。

雪停了,此時的冬陽是無上的恩賜。

15:05 「北山54-2號」樁,又進「北山杉」林中。

15:06 「北山54-1號」樁

上坡!

栗果嗎?

走在稜線上

15:17 「北山53-2號」樁

15:19 「北山53-1號」樁,岔路:可以選擇繞「散策路」,我們選擇直上,挑戰「北山西段」最高點~海拔420公尺的「向山」山頂。

兩公里的距離,要往上220公尺。

有枕木階梯,這段路的設施很完善。

「北山52-3號」樁,這裡展望很好。

可惜林外景色被大雪遮蔽了

連續上坡後,短暫平緩,地上一棵京都市地界樁,林相不再是單純的「北山杉」。

15:44 「北山52-2號」樁,從「53-1號樁」繞一圈的「散策路」在這裡匯入,
有椅子可以休息。

「向山」登山道維護得很好,路況、指標都很清楚。

15:53 又一休息處,這裡出現了堆疊的石塊堆。

還沒四點,太陽已經準備下山了,順手也加了一小塊在上面。

15:57 「北山52-1號」樁,步道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登頂前的下坡最讓人討厭!

16:06 「北山51-4號」樁,要上向山頂的一小圈O型路線,走左邊或右邊皆可,我們取右直上山頂。

16:09 「北山51-3號」樁,「向山」山頂到了。

標高428公尺

今天展望最棒的地點,腳下是「市原」一帶,連「叡電」電車經過的聲音都聽得到。據說視野好時,可以看到「京都塔」。

16:13 「北山51-1號」+「北山51-2號」連續兩根木樁,開始下山,出現薄薄的積雪。

16:21 「北山50-3號」樁

上山辛苦,下山輕鬆又愉快!

這一小段積雪比較厚,喜歡有雪又有太陽的天氣。

16:26 「北山50-2號」樁,準備陡下坡了。

16:29 「北山50-1號」樁~「夜泣峠」。

「夜泣峠」地名源自政爭失敗的廢位太子~「惟喬親王」,他曾和奶媽在此過夜,奶媽向這裡的「地藏」祈求孩子別再哭了,因此叫作「夜泣峠」。
左邊岔路是沿著「雲畑街道」馬路通往「山幸橋」附近的「東海自然步道」,同時也是「京都一周步道」的舊路線;「新路線」改走「向山登山道」,距離比較近,但是比較陡。

連續彎路陡下

這段路和「東海自然步道」重疊,「東海自然步道」的指標上有顯示距離,比較可以計算時間。

16:38 一邊下山,一邊欣賞遠處山頭的黃昏美景。

從「夜泣峠」岔路開始,短短1公里的距離要陡下200公尺,超陡的!

附近的大樹都長著醜醜密密的蕈類,挺噁心的。

16:52 天快黑了,小橋、流水,無人家。

16:55 出現樓梯和鐵欄杆,應該接近村落了。

16:56 攔沙壩,這裡距離鞍馬2.5Km。

往下不遠就看到汽車和人家了。

16:58 「富士神社」&「守谷神社」兩座神社在一起,很少見,原來這兩座神社的御祭神是「母子」,「守谷神社」拜的是「惟喬親王」,「富士神社」拜的是祂的母親「紀靜子」,從前村民們習慣稱這裡「惟喬親王社」。

「惟喬親王」是「文德天皇」的第一皇子(皇太子),但是外戚+大臣「藤原良房」擅權,廢除太子,改立剛出生的外孫「惟仁親王(後來的清和天皇)」,政爭失敗的「惟喬親王」在山崎縣的「水無瀨」吟嘯花月,以詩歌自娛,毫無不平之色;後來厭世隱居在比叡山下的「小野邑」,「洛北」附近的山區,如:「二ノ瀨」、「雲ケ畑」都有他流浪的傳說。
關於「守谷神社」的創建年代有兩種說法:(資料來源:富士.守谷神社)
1.貞觀14年(西元872年):這一年「藤原良房」過世,「惟喬親王」生病出家,隔年病逝,得年27歲。
2.元慶元年(西元876年):這一年搶他皇位的四弟「清和天皇」駕崩。
不管哪一種說法,至今都已一千多年歷史了,「惟喬親王」雖然沒當成天皇,但是非常受人民愛戴。
16:58 「北山49號」樁,就在神社旁邊,看到「叡電」鐵道了,表示今天的行程即將完成。

穿越鐵道

17:00 「北山48號」樁

進入村子裡

17:03 「北山47號」樁,不過橋,沿著「鞍馬川」向車站走去,也就是說京都一周步道~北山西部段到此結束。因為手邊沒有地圖,所以沒有過河去尋找「北山46號」樁。

沿著馬路,經過許多民宅,走上這段階梯。

完全無法聯想:遊客眾多的京都市郊竟然就有這麼靜謐的村落~「二ノ瀨」。

階梯頂端就是「二ノ瀨」車站。

喜歡深色原木的候車室

17:23 往京都市區的上行列車進站(連結:叡電二ノ瀨時刻表)

無人車站,上車要記得順便取票。

很幸運,再度搭到「KIRARA」展望列車(時刻表連結),忘了拍照,借用兩年前的照片墊檔。

17:58 回到「出柳町」,望著鴨川對岸等公車。

搭公車到「三条河原町」吃晚餐

早上七點出門,現在已經晚上六點多,當然選擇白飯吃到飽的「彌生軒」補一補。

ミックスとじ定食~里肌肉排、牛肉、炸蝦,豐富,有變化,很好吃。

走了一整天,完成了「北山西部」路線,最開心的就是遇見大雪,明天打算走另一條最可能看到雪的「北山東部」,希望可以看到厚厚的白色積雪。今晚一定很好睡!
(日文)相關連結:叡山電鐵、彌生軒、京都一周步道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