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詢附近住宿地時,就曾看過網友推薦「彌生軒」,第一天抵達京都,Check in之後,時間已經不早,於是決定就近吃看看。


櫥窗內展示著店內菜色的模型,所以可以在店外面先選好心儀的菜色,然後記好價錢和日文的拼法~~


一進門的左邊就是餐券販賣機,投幣、選餐,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我們不懂日文,常常找很久才確定按鈕,這家店生意又很好,幸好有兩台機器,不然讓別人在後面等候,很尷尬的!


完成之後,拿著餐券,自己找座位,然後等待上菜,雖然是快餐店,但是座位空間很寬敞,裝潢佈置也頗講究,播放著爵士樂,顛覆我們對快餐店的印象,有咖啡廳的感覺。


和風漢堡肉定食(690円)~每次看日本節目,總覺得日本人對漢堡肉情有獨鍾,所以來此的第一餐就決定點來吃吃看,很好吃,但是油了點兒,還沒吃完就覺得有點膩!


花鯽魚定食(690円)~喜歡魚用一夜干的方式處理,沒想到這裏有提供這種定時,當然要點;份量很夠,物超所值,魚肉鮮美,但可惜的是煎得不夠久,所以香味稍嫌不足,可惜!


第一天品嚐「彌生軒」,以價錢和餐點口味和用餐環境來說,我們覺得有八十分以上的水準,相當不錯!在這裡用餐,白飯可以自由添加,飯很好吃,而且可以吃得很飽,對於男生來說是很划算的。

第二天走了一天的「東海自然步道」,從高雄辛苦歸來,換到隔壁一樣高朋滿座的「 街角屋(街かど屋)」比較看看。


這一家進門之後就直接找座位,服務生有空就會過來幫忙點餐。


親子丼和迷你烏龍麵套餐(550円)~親子丼很好吃,烏龍麵裡加了小小的麵麩,很特別,飢寒交迫時,這是最佳餐點。


豬排丼和迷你烏龍麵套餐(680円)~豬排肉很厚,炸粉也很厚很油,不是很滿意!


這裡的音樂一樣輕柔悠揚,是典雅的古典鋼琴曲,但是就空間格局上來說,彌生軒比較講究,在這裡吃飯,外面的路人可以一眼看盡我們的吃相。

用餐中,看到這張「限定販賣」的菜單,對上面的「天婦羅和若雞芋煮定食」很有興趣,但是我們接下來就沒有再到這家店,也許下次有機會再來嚐嚐看。


因為我們不諳日文,和服務生對話是一件讓人不知所措的事,這裡的服務生很忙,我們又要研究很久才看懂,現場點餐比使用點餐機尷尬多了,為了這個理由,我們之後都選擇到「彌生軒」用餐。

第四天,晚上搭公車大迷航,回到旅館已經快8:30,飢腸轆轆,就近到「彌生軒」用餐,很多餐點都亮紅燈~售完。

薑燒豬肉(580円)~豬肉薄片與洋蔥、豆芽菜一起炒,很好吃,隔天中午又點了一份來吃。這次學上次來此見到的顧客,將白飯先添滿,飯尖尖的,感覺吃起來很過癮。


野菜炒肉(690円)~火味很重,高麗菜好硬,不好吃!炒菜還是台灣的好吃。


這天晚上很晚吃飯,餓太久了,這裡可以吃飯吃到飽,桌上還有好吃的酸菜隨你吃,所以我們兩人都吃了兩大碗白飯,大滿足!

第五天中午到河原町一帶覓食,本來要到阿彭書上有做筆記的「魚心」嚐嚐,可是店裡賣的都是冰涼的壽司、生魚片,我們想吃熱食,這附近餐館很多,但是我們缺乏冒險的精神,又正好在三条通街口看到「彌生軒」,我們又走進去了。

點了一份昨天吃了很滿意的「薑燒豬肉」,另外再點一份昨天晚上售完沒點成功的~

若雞唐揚(690円)~肉又嫩又細,炸得火候剛剛好,非常好吃。


最後一天要回台灣,在我們中午回飯店領寄放的行李之前,先在隔壁的「彌生軒」吃午飯。

炸豬排(790円)~雖然道具很多,但是實在不知要怎麼搭配,純以「豬排」來說,街角屋的比較好吃,不論是肉質或是口感。


來了這麼多次,看別人常常點冬期限定的鍋物,離開之前,一定要點一鍋來吃吃看~~

鹽相撲火鍋(860円)~還附一塊炸魚排,湯頭清爽,料多實在,之前沒點真是後悔!


好大的一顆扇貝,因為這一鍋,我們又各添了一大碗飯才吃飽離開。


在台灣,對連鎖店的印象都不好,但是這兩家我們覺得都還不錯,上網看了「彌生軒」的網頁,是明治時代就有的西洋料理老店,至今120年了,真是一點也看不出來,若是台灣的連鎖飲食店也能有這樣的水平的話,我們這些外食族就有福了!
やよい軒:http://www.yayoiken.com/
街かど屋:
http://www.meshiya.co.jp/24/omenu.html

吃飽玩夠了,欣賞一段輕快的「莫札特小夜曲」水舞秀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