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停車在49號道和往關刀山和龍騰斷橋的叉路口,停車處前就是「關刀山入口」公車站牌,等車亭旁邊的木牌指著階梯往上通到「勝興車站」。

今天出門純粹是為了避雨和逛街,看小花拖鞋、裙子的打扮就知道我們完全沒有爬山健行的打算。

所以走到岔路時,我們捨棄階梯,選擇左岔的平路,往「勝興車站」散步,出口有步道說明和路線圖,最後看到這個牌樓,過了馬路就是「十六份文史館」。

小花四月中旬時腿脛撞到硬物傷及骨膜,腫出半顆乒乓球大的包,看了幾次傷科,每天早晚乖乖的熱敷,最近終於好得差不多,許久沒有活動筋骨,逛完勝興車站和老街,吃完午飯,看看時間還早,今天沒能走走看只有1.5公里的古道,兩人都心有不甘,於是下午就決定來完成「挑柴古道」。
因為找不到勝興車站附近的另一個入口,所以回到古道牌樓,由此進入,走沒多久,下方是停車不多的私人停車場,我們走右邊山徑.經過一段吊橋,來到新建的「茶亭」。

「此亭為挑夫聚集、喝茶、聊天、等木炭出窯之休息亭,下面又三座木炭窯」。

接著就來到一早經過的第一個岔路口,早上走左邊平坦的山路往勝興車站,現在我們爬上階梯,往「古道」前進。

路途上上下下,推想當年,挑夫肩挑重物行走,一定非常辛苦。

爬上階梯之後,看到倒塌的亭子,旁邊寫著「等食亭」。

「早期苦工挑夫爲了增加工作時數,多做一些工,減少回家吃飯來回走路時間,所以由太太們輪流將飯菜煮好,挑到此亭供大家進食,故為『等食亭』」。

小花逼我當起挑夫,吵鬧著說這樣才符合「挑柴古道」的場景,我只好勉為其難的把雨傘當扁擔,挑起重物~800CC水瓶!

從樹林中小徑走出,接到產業道路,繼續上坡。
還好我們是從這個方向走,如果倒過來走的話,這裡沒有指標,也沒有登山條,一定會錯過右岔的山徑。

走了一長段水泥產業道路,小小斑駁的木牌指著「勝興車站」,我們走入芒草徑中。

最後回到勝興老街,出口就在我們吃午餐的「桐花園客家小館」後方窄小的階梯,約40分鐘可以散步一圈。

下次再來的話,我們仍會把車停在今天的停車場,遠離狹窄的老街,價錢也比較便宜。
一開始先往古道方向健行,接回老街之後,可以好好看看百年車站,在老街上悠閒吃喝。
休息夠了再從老街的古道牌樓入口走回到停車場,正好完全一圈O型路線。
苗栗旅遊網.挑柴古道:http://travel.emiaoli.tw/index_m.php?ptype=ieb_c&L3_id=30119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