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裡寫的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正史,這些原來讓人昏昏欲睡的歷史課程,在對岸年輕作家:「當年明月」幽默親切的筆下,硬梆梆的古文變得生活化、現代化、娛樂化~
有時是精采絕倫的戰爭史詩,有時是慷慨激昂的偉人傳記,有時又是無厘頭的大鬧劇,有時又是賺人熱淚的人倫大悲劇……

我愛書中戰爭的場景,看得我熱血沸騰;
我愛作者幽默的筆觸,看得我掩卷大笑;
我愛作者耐心的解說,讓我了解明朝的時代背景;
我愛作者教我看待歷史的觀點、愛他公正客觀的評論角度、愛他重「氣節」勝於論「成敗」。

但我無法接受作者一直強調成功者一定要有「厚黑」精神﹙雖然這是事實﹚,
於是我發現自己就是他經常取笑的那種不知變通的「二杆子」典型,
以前從課本中很少找到和我同姓的英雄豪傑,
在作者的引導之下,發現在明朝「楊」是一個可敬的血脈,
除了有許多聰明傑出的政治能人之外,
還有兩位捨身爲國,以死相諫的鐵血男兒(「二杆子」代表)~楊繼盛和楊漣,
因為他們,我以身為楊姓子孫、二杆子典型為榮。

開始讀這本書是因為工作遇到低潮,但是它的精采、風趣讓我忘記了不如意,
作者的生花妙筆帶領我進入精采輝煌的明朝。
隨著故事情節的進展,人性的善惡不斷暴露,看得欲罷不能之餘,
這面歷史的鏡子讓我看到自己在現實生活該有的價值取捨,它滋潤了我。
書裡令人肅然起敬的千古英雄比比皆是,
當那些原本文弱的書生面對國家有難時,能夠義無反顧地投筆從戎,身先士卒,底定天下,
這份熱情、勇氣、雄才大略再再讓我動容~~
原來精神意念可以讓一個人如此強大,渺小的我躲在書扉中內心澎湃,讚嘆不已,心嚮往之啊!

當我看到第七部時,因為歷史的必然性,朝代終將走入尾聲,
不論崇禎皇帝如何認真努力,曾經嘻笑怒罵的一代王朝不得不悲劇收場,
看到這裡,我哭了,
哭忠臣之死、哭賊臣誤國、哭崇禎的執著、哭歷史的無情、哭作者忠於史實的史家之筆、哭自己的愚昧多情。

作者說:「我所述說的,除了歷史,還有很多東西,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做:『權力、希望、痛苦、憤怒、猶豫、冷漠、熱情、剛強、軟弱氣節、度量、孤獨、殘暴、寬恕、邪惡、正義、真理、堅持、妥協、善良、忠誠。』」

作者說的,我都讀到了。

看書的時候總忍不住想:如果我活在那時,我會是哪一種人呢?

我那麼怕痛、怕死、膽小、軟弱、短視、膚淺、急躁、愚蠢,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看到歷史巨人的強大,更看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我無權批判別人,因為我可能也是誤國的亂臣懦夫之一。

但是回到現實當下,渺小如我,時時刻刻都在爲自己的生命寫史,
每一次的抉擇都將畫出不同的人生地圖,
看或不看?說或不說?去或不去?做或不做?拿或不拿?忍或不忍?留或不留?
玩樂還是學習?放棄或是克服?妥協或是堅持?憤怒或是壓抑?原諒還是封殺?……
我雖然渺小,但是在我的歷史中,最大的選擇權卻在自己一念之間。



厚厚七大本,每一本都紮紮實實四百多頁,看完第七本,前面的一些皇帝、大臣、英雄要不就是忘了,要不就是搞混了,由於我的推薦,老公現在正沉迷在第二冊,讓我看得很激動的「土木堡」這一段:老臣憤怒到在朝廷上肉膊打架,硬生生將賊臣的臉頰咬下一塊肉的憤怒,那是多深的痛;接著永遠的偶像~文人「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免於亡國的勇猛果斷,奮勇退敵……

這是我的忘憂書,除了因為它的詼諧逗趣、它的生動敘述,苦中有樂,笑中帶淚,還有,它讓我發現:活在現代是多幸福的事,可以說我想說的話,過我想過的日子,做我想做的事,如此自在,還有什麼好怨,還有什麼不滿的?剩下的只有:光明坦蕩地做我自己就是了! 

相關連結:
<博克來網路書店>本書簡介: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0842
當日明月的BLOG: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