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期待了半年,終於在2011年5月21日下午2:30正式登場了。


二姐ㄧ家四口正好和我們買了同ㄧ場次的票,我們六人ㄧ同來到國家劇院。



中正紀念堂現在改名為「自由廣場」


今天太陽好烈,我們遠眺「中正廟」後就快快鑽進商店街吹冷氣去。


進場之後,花了120元買了內容詳盡,印刷精美的節目介紹本,海報上這一對就是蔣渭水和陳甜兩位真實的模樣,比明星還俊美漂亮。

接著就到我們遙遠的座位區~四樓第一排,由於四樓過高,所以座位只能坐四分之ㄧ,往前靠近欄杆,以俯瞰的姿勢欣賞樂隊和舞台表演。


覺得國家戲劇院的管理很好,想到上次在台中中山堂觀劇,開演後還不斷有人走進來,還大剌剌的找位子,感覺很不好。 

蔣渭水先生自幼就非常傑出不凡,第一名考上總督府醫學校,國父革命來台募款時捐款最多,還曾組團去北京,企圖用霍亂病毒暗殺稱帝的袁世凱,十足的行動派熱血青年。


後來在大稻埕開了「大安醫院」替百姓治病,還開了ㄧ家「春風得意樓」,過著優渥的生活,但是埋藏的壯志卻未曾稍減,因此對現在的生活感到迷惘而唱出「愈來愈遠的夢」:


正感困惑之時,和日籍好友一起搭救了下班途中遭醉客調戲的的女服務生陳甜和歌旦李菜,二男二女雙雙有了好感,尤其是陳甜的一番話~
富貴貧賤各有命,不是自己可以來決定,
上不愧神明,下不愧良心,
自悲自嘆啥路用?春花夢露正合宜。
不管做什麼,總是要自己負責自己的人生
~解開了蔣先生心中的結,重新燃起了熱情,兩人結下一輩子的情緣。



當時台灣在日本帝國壓迫下,人民生活非常窮困,完全看不到希望~


蔣渭水先生的大安醫院因此不只醫人,還為台灣這位病人開出「台灣臨床講義」,由陳甜護士記錄處方籤:


現症:道德頹廢,人心澆離,物慾旺盛,精神貧瘠,不知永久大計, 只圖眼前小利~~~
病症主訴:~~頭骨雖大,內容空虛,腦髓不充實,世界大事皆不知,懵懵懂懂好像得了文化知識不足症。
(現在聽來,感覺現今的台灣社會也需要醫治一番才是)。

因此就在「大安醫院」成立「台灣文化協會」,依日本軍歌「勇敢的水手」原曲重新填詞,寫成了「台灣文化協會會歌」:

之後就積極投入振興台灣人的運動工作:開讀報班,敎百姓識字,開啟民智;用戲劇、音樂,振興道德文化;辦理報社,喚醒台灣人,替臺灣人發聲,但是也因此被日本人捉進監獄,過著「喇叭是我老大」的生活,這首吉魯巴節奏的歌曲是喆喆的最愛,歌詞曲調詼諧又諷刺。

看完回家的路上,融融問:「喇叭是誰?」
二姐理直氣壯地答:「就是老大的綽號啊!」
姊夫、棕熊、我聽了都快昏倒了,因為監獄生活都是依「喇叭」聲而作息,所以「喇叭是我老大」!

監獄生活雖然如此,但是蔣渭水並不以此為苦,反而覺得正好趁此機會休養身體,好好讀書,依「陋室銘」而改寫了「牢舍銘」:

連結影片未選錄到一段監獄裡的「大鱸鰻」用京劇小旦的高音唱的一段,很有喜感,全場哈哈大笑。

下ㄧ首「秋風讀未出阮的相思」歌詞與意境都非常優美,藉著秋風表達出環境的無情,監獄裡外無法相見的陳甜和蔣先生只好藉著紅葉傳達彼此的相思:

另ㄧ對苦情戀人是蔣先生的日籍同學~稻垣先生和原住名歌旦李菜小姐,稻垣先生來告知日本人將對賽德克族進行攻擊,要李菜及家人逃離,兩人內心矛盾,離情依依,唱出了纏綿悲切的「免驚月娘失光明」:

蔣渭水先生出獄之後,繼續教化與團結台灣人民的事業,唱出「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劇中這一類的歌曲與舞蹈動作都讓我們不約而同想起大陸的樣板戲。

此時正好日本皇太子來台,蔣先生和一些熱血青年在天皇出巡時舉白布條,因此蔣先生及13名青年學生依起被捕入獄,溫和改革路線的林獻堂先生因此退出「台灣文化協會」。蔣渭水覺得殊途同歸,大家一起為台灣的未來而努力。

後來協會與報社因為報導了霧社抗日事件而惹惱了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鋃鐺入獄,協會與報社被搗毀。


蔣渭水許多特點都和國父孫中山先生相似:
本來的職業是醫生,可以過得非常闊綽逍遙,後來不只醫人,進而醫治時代的問題,
創立台灣文化協會,發行報紙,教育台灣人,
最後不僅為了促進台灣人的自覺而數度入獄,散盡家產,積勞成疾,41歲終因感染傷寒病逝。
雖然英年早逝,雖然幾乎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但終究還是會被人們想起,想起曾經為改變台灣民眾而無私付出的蔣渭水。


以上影片來源:《音樂時代》文化事業的官方影音網站,
網址:
http://www.youtube.com/user/allmusicpublisher

相關連結:
《衛水春風》官網:
http://impossibletimes.allmusic-mag.net/
《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http://weishui.org/index-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