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校門就看到這株白髮蒼蒼的「流蘇」,現在正是流蘇開花的季節,風一吹,就會下起四月雪。


「傅園」是台北帝大時的植物園,為了紀念傅斯年校長,1951年修建安置傅校長骨灰的「斯年堂」,以及埃及的方尖碑、幾何型的噴水池。


「斯年堂」中央就是「傅校長斯年之墓」,這座墓亭仿照希臘「帕森農神殿」而建。


高大蓊鬱的老樹圍繞著西洋古典建築的「傅園」是台大非常有名的風景。

台大校園中栽種許多杜鵑花,杜鵑花季是每年盛事,因此漸有「杜鵑花城」之稱。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椰林大道兩旁的杜鵑花道大多已經凋謝,還好仍有少數燦爛著。


古老的「一號館」前又出現一株白花盛開的流蘇花。

此時台大校園的主角是四月雪~流蘇。

「椰林大道」幾乎是台大的象徵,高中時期曾經嚮往在這裡騎單車上學的生活。


大道兩旁大王椰子聳立,解說牌說:遠方隱約的山頭是附近最高的「拇指山」,山頂呈姿勢。


大道下的杜鵑花叢是以前看的小說中經常出現的戀愛場景。

椰林大道的中央位置是這座感念傅斯年校長而設的「傅鐘」,鐘聲每次響21下,因為傅校長認為:「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的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


傅鐘內側是現在的「行政大樓」,帝大初創期,這裡是農林學校的辦公大樓,門口的四根立柱很氣派。


又一棵遠看毛茸茸的流蘇花。


椰林大道的盡頭是這幢雄偉的建築~綜合圖書館,讀大學時正在興建。


學生活動中心前的這棵流蘇花開得真是壯觀,幾乎快看不到綠葉。


轉個彎,又遇到幾棵較小的流蘇,一樣盛開中。


沿著椰林大道往回走,經過大學時代經常造訪的圖書館,這是1929年保留至今的老建築。


現在二樓規劃成「校史館」,我們進去參觀一圈,看到很多政治人物的名字。


校史館和「人類學博物館」相連,介紹台灣原住民的文化,我們很認真的一一觀看。


從博物館大門出來,就撞見這株開得囂張的流蘇,據說因為它的花型像古代仕女衣服上的流蘇而得名。

流蘇花後面的白色建築也是古蹟,叫做「洞洞館」,很特別。

洞洞館前方草坪正在養護中,種滿了漂亮的波斯菊,當然成為遊人佇足拍照的地方。



打算從側門離開,發現網球場旁的杜鵑花仍然盛開著。


合照一張,和台大校園說拜拜囉!


新生南路旁的這棵大葉楠被雀榕「纏勒」,看來是逃不過被絞殺的命運。


紅磚道上立著這塊大石碑,清朝偉大的水利工程~璢公圳經過此地。


石碑的背後刻有說明


本來是要到新店爬獅頭山,因故未成行而轉到台大校園一遊,雖未見到滿園杜鵑花的盛況,但是能見到校園內盛開的流蘇花也已相當值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