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到公司停好之後,先散步去享用悠閒的美味早餐。

台大分部宿舍的紅磚外牆被榕樹氣根和綠色植物妝點得生意盎然,
一位學生騎著腳踏車與我們擦身而過,
身上的T恤印著有趣的打油詩:
「起得比雞早 ,做得比牛多,跑的比馬快  ……」
如果台灣的莘莘學子都以此自勉的話,台灣的前途應該無比光明。



今天享用早餐的地方:拉亞漢堡,位在杭州南路上的丹陽街口。


通常需要排隊,所以進門前先拿紙筆,再找個喜歡的座位點餐


付了錢,領了號碼牌後回座等待,首先送上的是飲料:很香的蘋果茶,和健康的薏仁漿,都有果粒,挺好喝的!


「美味蝦排堡」~真的美味,比「蟹堡」好吃。


「培根牛肉堡」~普通,上次點的「匈牙利辣雞凱薩堡」好吃得多!


拉亞漢堡到處都是,但是這一家新鮮、乾淨,回桃園之後也要找到這樣優質的早餐店。


吃完早餐,搭捷運「文湖線」到終點~「動物園」站下車,可愛的團團圓圓在牆壁上和我們打招呼!


跟著指標往「貓空纜車」前進,需要走一小段路,經過兒育中心後,先到遊客中心拿一些旅遊資訊,等一下才知道有什麼好玩的。


週日早上十點,貓纜大排長龍,附近逛逛,都是動物園的氣氛。


每小時的30分這裡都有水舞秀,可惜我們沒有遇上。


在纜車站一樓排隊等候時,看到牆上這個可愛的音樂鐘。


隊伍要一直排…排…排…排到四樓……,
沒有悠遊卡的人到二樓、四樓樓梯間,還有進站前都可以買票。



排了半個小時,準備上車囉!


前面是水晶車廂的「貓纜之眼」,腳底是透明的強化玻璃,刺激哦!


每節車廂上都有不同的動物彩繪,外型可愛。


沿途共有4個停靠站,兩個轉角站,這是轉角1站,角度較小。


轉角2站,幾乎垂直轉彎,離心力很強,要坐穩哦!


沿線共有25處墩座,47座塔柱,即將進入前一陣子發生崩塌的地方~
「16號」



拍了其他塔柱的基座,地形真的很險!


春天的空氣朦朦朧朧,櫛比鱗次的台北盆地高樓仍然一目了然,
此時卻煞風景地想到:如果311大地震是發生在台北的話,ㄛ~~



和這裡比起來,日月潭纜車美多了,難道美景一定要和票價成正比嗎?


睽違快20年的貓空,我們來了!



今天打算走平緩的「樟樹步道」,老少咸宜,唯一缺點:很曬!


起點路旁的「三玄宮」。


走沒多久就看到整建過的「相思炭窯」


炭窯中製炭的原料是「相思木」或「龍眼木」,先把木材堆好,
再泥封窯口,然後升火燃燒七天七夜,這段時間必須24小時顧火,
不然火太大,木材會燒光光;火熄了,又會前功盡棄,非常辛苦!
步道摺頁中有一段當地的諺語,把顧炭窯的心聲表達地十分傳神:
「尪顧七眠火,某顧七日火,尪某七日沒做伙,二人歸腹肚全火。」

炭窯對面是這間「土角厝」,讓我們重拾童年的模糊記憶~


「跳房子」,現在一下子就跳到「天空」,小女兒看著我們跳跳跳,臉上的表情令人費解!


早期農家都有養豬,因為可以祭祀、補貼家用,老厝前的「豬舍」上面就掛著鐵籠,想到可怕的「血滴子」~~這是豬的「血滴子」。


豬舍前方用矮牆圍著,跨一步就是廚房,方便把廚餘拿來餵豬,
豬隻後方的石塊下面就是堆糞的土坑,農家耕種的肥料也不必愁了。



豬舍後方的房子分成兩間,入口是廚房,裡面是這間「製茶室」,
中間立著讓茶葉乾燥萎凋的「笳歷」和「萎凋架」,
之後就用「炒茶灶」高溫炒菁,破壞酵素活性,停止發酵作用,
接著就用右方的「揉捻機」捲曲成形。



離開「茶香豬舍」之後,正式彎入人車分道的「樟樹步道」,
走沒多久,旁邊出現這台牛車,我們走進這條岔路。



這是環繞
「明鏡池」一圈的岔路,池畔有一座兩層的「彩雲亭」。

旁邊種著青楓和幾棵紅榨槭,所以叫做「楓葉步道」。


春天的楓紅


楓葉步道上的「掬花台」放著歐式咖啡座,在亭下坐坐,挺舒服的。


「明鏡池」中有水牛和水車


「彩雲亭」牆邊引用詩人元稹的詩介紹中國文字特有的「寶塔詩」,挺有意思的!

茅草蓋頂的「穀倉」,爲了避免穀物受潮,底部故意撐離地面,
所以可以自由旋轉,變成「轉轉穀倉」,現在則是「轉轉涼亭」。



步道旁的「筊白筍」梯田


還有青翠的茶園,應該是這裡的名產~鐵觀音


可愛的紫色小花,妳叫什麼名字呢?



往下一看,竟然是「菜頭」花,我們只喝過蘿蔔湯,沒看過蘿蔔花。


這裡的經濟作物比自然植物多,這一畦是餐廳的有機蔬菜園。


仿古的紅磚涼亭~「老樟的厝」


亭子裡掛著斗笠和簑衣。


旁邊是社區大學的快樂農場


看到了「老樟的厝」,但是老樟在哪兒呢?
原來他和朋友們一起默默地站在對面,他已經100歳了。


站在老樟濃蔭下,聽到啄樹的聲響,找啊找,找到了,綠色的,
原來是花和尚~五色鳥在挖樹洞築巢,可惜太遠太暗,留影失敗!

樟樹步道走到這裡差不多已經走完,
我們跟著「老樟的厝」對面的指標~石獅頂土角厝~往下走。

一走進石獅頂步道就看到好多種花,還有小小毛毛的小桃子


山谷對面是有名的「指南宮」,供奉呂洞賓,聽說是情侶禁地。



「石獅頂土角厝」好像剛整修完成,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基石仍能看出古味,我們遇到屋主家人在旁邊唱歌打牌。


土角厝旁邊的茅草房,反而比較有古意。


我們從土角厝旁邊的小路跟著「樟山寺」指標往上走,爬梯300m。


這一帶不只植物長得好,連昆蟲都很肥大漂亮。


「樟山寺」主祀觀音菩薩,香火鼎盛,遊客眾多。


二樓供遊客休息,可以在一樓裝熱茶上來觀景喝茶。


觀景台看到的景色



本還想到「杏花林」走走,然後走「樟湖步道」下山,完成O型路線,但是已過正午,肚子餓了,沿著餐廳林立的車道覓食回程。

路邊看到社區大學體驗茶園的採茶姑娘


沿路幾家餐廳都讓人望之怯步,好不容易找到中意的~迺妙茶廬


這一盤炒地瓜葉看起來再普通不過,但是沒吃過那麼嫩的!

這一盤用鋁箔紙包著的「茄子」是用烤的,超好吃,第一次吃到!


吃飽就在茶廬旁邊的公車站牌下搭公車到動物園站,每人15元,
便宜、不必排隊,車程約半個小時。

回到纜車站時,音樂鐘正好三點報時,小動物們隨著音樂起舞:


今天行程到此結束,謝謝小動物的歡送,貓空一帶步道四通八達,
下一次再來搭纜車,換個路線走走。

【相關連結】
貓纜官網:
http://gondola.trtc.com.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