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七日都是吃飯店提供的日式早餐,吃到後來有一點反胃,今天終於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早點 ,本來想依照以前的習慣找家便利商店打發,翻找地圖時,發現附近有家「摩斯漢堡」,既然來到「它」的祖國,當然要嚐一嚐味道如何。


八點多走進這家店,9:00才開始營業,店長遇到我們兩人聽不懂日文的外國人有點慌亂,所以為我們提前開業,我們看到點菜單上全都是日文,也是眼花撩亂,只好看圖隨便亂點,吃完之後仍然不知道點的是什麼,所以覺得還是在台灣吃過的比較好吃。


吃完早餐,回飯店退房,行李寄放在櫃檯,之後就可以安心玩耍了。

出發之前曾經為了用日文表達「寄放行李在飯店櫃檯」(省Locker費用)而做了一番功課,結果發現這根本是多此一舉的事,比手畫腳也OK,對於自助旅行者而言真是太方便了。

本來向札幌的飯店預定今天下午3:00要Check-in,但是昨晚雪燈之路才走一小部分,而且小樽市區都還沒玩到,所以決定今天玩到晚上9:00雪燈熄滅之後,再搭車到札幌住宿。

小樽車站裡的「案內」小姐會說中文,所以我們請她幫忙打電話去札幌飯店更改Check-in時間,她還建議我們一些小樽必遊景點,其中就包括我們計畫前往的祝津海岸。



車站廣場前就是巴士總站,售票窗口買「一日券」(750円),只要搭4趟就夠本了(210円/次),而且憑券到部分景點還享有9折優惠,很划算。


公車站還有「札幌--小樽一日遊套票」,除了小樽市內一日乘車券之外,還包含「札幌--小樽」巴士券,單程套票¥1200円,來回套票¥1700円,早知道這裡有賣,就不必在機場走那麼遠到JR遊客中心去買「小樽札幌周遊券」了。

坐上往祝津方向的車子,老公第一次在日本搭公車,很興奮。由於買的是一日乘車券,所以直接大剌剌的上車,不用抽票,我們在終點站~祝津水族館~下車。



下車之後,往前散步10分鐘左右,看到有「天空之城」之稱的高級飯店~「Neuschloss小樽」。


飯店位在赤岩山崖邊,書上說:客房裡附設露天風呂,可以展望碧海藍天;晚餐是這裡現捕的海鮮做成的法式料理~~真是太享受了,遺憾自己不能更有錢一點!


海風超大,好怕被風吹入海中。


「赤岩山」頂設有展望台,可以360度展望四周景色,這裡屬於「二世古積丹小樽國定公園」,下面白雪皚皚的平台是「高島岬」,海岬上有紅白相間的「日和山燈塔」和紅色屋頂的古蹟~「小樽市鰊(ㄌ一ㄢˋ)御殿」。


雖然展望台上可以遠眺小樽市街景色,景致非常棒,但是積雪的海邊,北風呼呼地吹,感覺非常蕭瑟寂寥,還是夏天來比較舒服。


摩天輪方向就是我們下車的「祝津水族館」~北海道最大的水族館~水族館內仍有營業,而外面的遊樂設施則已停業,我們接下來要往回走,去拜訪祝津老街。


「祝津」從江戶時期就開始捕撈「鰊魚」,明治30年時,漁獲量達95噸,佔北海道漁業總生產額的70%,這個小漁村當時對北海道的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力,而「鰊魚」更決定著祝津的命運興衰,所以走在這裡,隨處都是和「鰊魚」有關的歷史痕跡。

漁港邊,靠海的老街就叫「鰊魚街道」,兩側並排著許多古老的房子。



這裡的三大家族:白鳥家,茨木家,青山家都是靠著「鰊魚」致富的。

這間「群來陣」鄉土料理餐廳原來是「白鳥」家的舊番屋,建於1877年,已經120多年歷史,是當時祝津地區的代表建物。


木造房屋分為主人和漁夫的住所兩部分,所以大門也有兩扇,右扇較大,是主人專用;左扇較小,供漁夫出入。


雖然厚厚的積雪把房子淹沒了一半,但是仍然看得出百年木造建築細緻的工法。


1944年時,原本計畫要將這裡拆除,但是因為它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而保存下來。
1995年改為鄉土料理餐廳,據說是品嚐古早味海鮮料理的名所,可惜現在積雪那麼深,門都開不了,當然無法營業,不然我們倒是很想嚐一嚐它的招牌菜~「群來丼」。



群來陣屋子後面有幾棟石造倉庫,當時應該也是白鳥家所有。


沿著老街散步,來到祝津另一戶大船主茨木家~的出張番屋。


門楣上掛著小小的「鰊魚」標誌


這棟建築原本是老街上損壞最嚴重的老宅,2010年剛剛修復完成,所以看起來很新。


繼續往下走,看到這間房子幾乎完全被積雪覆蓋,但是仔細瞧瞧,窗上的木櫺還有裝飾,猜想應該不是普通的民房。


果然沒錯,這是茨木船主的家,就在出張番屋附近,前院立著一排花崗石柱與馬路隔開,但是大部分都被積雪覆蓋,只露出身後這兩根。



茨木家的倉庫群


這裡的信仰中心~惠美須神社~位在茨木家出張番屋後面的山丘上,表參道入口的紅色鳥居就在出張番屋旁。
這座神社創立於江户時期(1856年),當時祝津的鰊魚事業剛剛興起,為了祈求船行安全和漁業豐收而建,至今超過150年,是「小樽市指定歷史建物」中歷史最悠久的一處。



茨木家就是漁港碼頭的附近,應該是當時最熱鬧的地方。


「鰊魚街道」的立牌就立在出張番屋旁邊。


離開老街,彎進住宅區的巷子裡,寒冷的冬天,當地人仍然忙碌地從事著漁業工作。


今天來祝津,最主要是來參觀小樽三大富豪中「青山」家族的超級豪宅~「青山別邸」,現在叫做「小樽貴賓館」,果然貴氣十足。


1914年左右,鰊漁業最盛期,青山家的收入換算成現值超過25億日円,當時由第二代~青山政吉~當家。
青山家原籍山形縣,政吉的女兒~政惠~十七歲時受到日本第一大地主~山形縣「本間家」招待,參觀「本間家本邸」,之後就決心要在祝津建造一座超越本間家的豪宅。
青山政吉平時常和政惠一起習字繪畫,對別緻的事物充滿興趣,1917年起,父女開始共同打造這棟「17歲少女的夢想大屋」,耗時6年半完成,當時東京新宿的伊勢丹百貨商城耗資50萬円,這棟私人別墅造價就高達31萬日円,至今仍是北海道首屈一指,極盡奢華的宅第建築。



我們沿著低矮的外牆前進,與人同高的黑色屋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真的可以用「精雕細琢」來形容。


高大的館樹~赤松~矗立在大門口迎接我們。


「石狩挽歌」是追憶鰊魚業繁華時的昭和名曲,這首歌的作詞者在紀念碑下方親手題上歌詞。


建物四周都是「枯山水」庭園造景,現在大雪冰封,到了五六月,這一隅可以欣賞牡丹盛開。


建材木料都是特地從山形縣運來的整支「山毛櫸」,處處都非常講究。


北海道冬天積雪頗厚,很少使用屋瓦蓋頂,但是這裡不只大量使用,而且造型活潑多變。


房簷下方全部都有細緻的手工雕刻,整座建築集合當時50多位當時頂尖工匠精心建造。


玄關掛的這串風鈴看似普通,但是聲音非常好聽,我們站在這裡聽了好一會兒,接著開始走進室內參觀。


一進大廳,忍不住讚嘆~這也太華麗了吧?!


天井上鑲著100幅以花為主題的不同畫作,真是精緻又壯觀。


牆面都掛著畫作,應該也都大有來頭吧?!


參觀室內必須購買門票(1000円/人,憑巴士一日券可打九折),只有大廳部分免費,現在正舉行人偶展,聽說穿和服就可享免費優待。


不知這兩件和服有何特別意義?是青山政惠小姐的和服嗎?


下次如果再來,我們打算在這裡用餐,風雅一下!

離開貴賓館之後,我們前往漁夫直營的人氣餐廳~「青塚食堂」吃現撈海鮮,一進門就是激烈進行的炭烤區。


餐廳空間很大,但是座無虛席,濃濃的炭烤味瀰漫整個室內,空氣不太好。
我們本來已經坐定,之後店家又來和我們說了一堆聽不懂的話,把我們帶到二樓包廂,反而沒那麼擁擠,舒服多了。



又是看不懂的菜單,於是文盲二人組又開始亂點~

先來一份認識的「刺身定食」,各種海鮮生魚片都非常肥美新鮮,但是最近傷風感冒,之前又幾乎每天都吃生魚片,覺得好一陣子不想再吃刺身了。


ほっけ焼き定食(烤花魚定食),「ほっけ」中文叫做「花鯽魚」,捕獲之後,立刻對剖做成「一夜干」,好大一尾,超好吃,我們愛上這種魚,特地把牠的名字記住,以後就會點了。


定食的附菜都不錯,尤其味噌湯是以扇貝當作配料,真是超級豪邁。


這是我們的帳單~「烤花魚定食」只要1260円,便宜又好吃!


吃飽之後,走回水族館搭公車,回小樽市區遊玩兼逛街了。

祝津地區網站:http://www.tanage.jp/info/?c=1
小樽貴賓館(中文):http://www.otaru-kihinkan.jp/eng1.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