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邊騎邊算計著:「慕谷慕魚」的清水溪晩一些會遊客如織,奇萊午後會起霧 ......

決定一路不停留,先到清水溪「慕谷慕魚」一下,之後直驅「天長斷崖」瞻仰黑色奇萊的英姿,下山時再慢慢觀賞沿途美景吧!小ㄅㄨㄅㄨ,前進吧!


一路直衝,經過第一座紅拱橋,看見最先辦入山證的一行人正在賞景拍照,我們不停留地繼續前進,沿途景色果然壯觀,穿過一道接一道的明隧道。


右手邊就是木瓜溪切割形成的懸崖深谷,溪流清澈平靜,卵石錯落,景致尤勝太魯閣。


過了第二座橋,看到一座壯觀的水壩和電廠。


原來我們已經到了龍澗電廠了,可以看出工程之艱難浩大。


但是天上的雲霧漸漸散開,隱約感受到奇萊頂上的陽光熱情地召喚著我們快快前進,所以我們隨意取了幾個景之後,就毫不猶豫地向目標邁進。



到了一個叉路,往右是一個隧道,不知通到何處;直行指標寫著「奇萊」,看到這兩個字就有一股莫名的興奮感湧上,但想起在銅門辦入山證時的旅遊地圖,到清水溪必須彎入一條叉路,會不會就是這裡呢?商量之後,兩光二人組走向右邊叉路,沿途仍是懸崖峭壁,和地圖導覽上出現的「賞魚」、「戲水」區好像差很多,邊走邊質疑著,但除此叉路外別無他途了,信心再度堅定。

直到終點,看到一座電廠,工作人員不准我們前進,詢問之下是「龍溪電廠」,沒啥特別,走那麼遠怎可空手而回呢?拍了照,回頭去走「奇萊」吧!


走上往奇萊的路沒多久,看見壯闊的山景,雖然山頂仍雲霧繚繞,但山中氣候瞬息萬變,誰知下山時會是如何呢?先照先贏!


事後證明:「有景堪照直須照,莫待無景空嘆息」。下山時已是一片白茫茫,根本看不出有山在旁邊。


怎知,後面的路越來越難行,可憐的小ㄅㄨㄅㄨ油格快速下降,一邊留意著坍方泥濘的道路,一邊注意著油錶的變化。

過了「磐石」,有告示:5km+500m處坍方,我們仍然勇往直前。

到了一處轉彎,地上落葉潮濕,而且上坡,車子嚴重打滑,一向鎮定的棕熊也發出慘叫聲,還好有驚無險,20年機車老手果然不是蓋的。
我們小心翼翼的前行,路越來越泥濘,坑洞又多又深,隧道越來越多,有時50CC小ㄅㄨㄅㄨ會卡在泥濘中,我只好一遇到上坡就下來推車,兩人的鞋都已沾滿泥水,更糟的是油越來越少,天上的雲越來越低,我一路都心驚膽顫~

擔心到了終點會不會只看到濃霧瀰漫,白跑一趟?
擔心油會不會不夠要推車下山?
擔心萬一打滑......

啊~~不敢再想下去了,因此要求棕熊:回頭吧!把油留著去找慕谷慕魚,才不會整天都一無所獲!

回頭了!

為了省油,只要是下坡我們就關掉引擎,想像自己是奧運滑冰選手往下溜,坡度較小時,我就下來推車,再笨拙地跳上車,沒良心的棕熊一直取笑我動作笨拙。

少了引擎聲和臭油味,風景顯得更美,心情也更悠哉,一路悠閒地賞景拍照,「滑冰」說笑,餓了就吃豐富的早午餐解決一下。



我們又回到「龍溪電廠」,遇到一位年輕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過頭了,楊清橋前的叉路就要上行」。原來如此,但是「楊清橋」在哪裡呢?

繼續下滑,遠遠望見「龍澗電廠」了。


在電廠旁的「水簾祠」膜拜一下


後方的櫻花樹正盛開著


這次很悠閒地遊賞了一番,才知這座「龍澗電廠」是東南亞落差最大的一座,深達855公尺,建造之難可想而知,數百人員因此殉難。

旁邊有條小水流,原來就是「龍澗瀑布」,網路中看過的印象一一拾回了。


一路下滑到一早匆匆經過的紅拱橋。

什麼!「楊清」的橋就是在這兒,竟然在這麼近的地方,原來一開始就錯過了!


橋上可以清楚看到清澈碧綠的清水溪匯入細沙渾濁的木瓜溪。


沿著清水溪上溯,慕谷慕魚就到了。


這裡每天只限300人到訪。


此時下著細雨,遊人大概都已下山了,整個清水溪是我倆詩情畫意的世外桃源。


這兒又名「小天祥」,真的相似,但更優。



這裡遊客少,多了些幽靜。


開發少,多了些靈氣。


路旁有竹木編成的扶梯,我們下去戲水賞魚,樂不思蜀。


我們一直玩到天色將暗才離開。


回到銅門派出所交還入山證時,警察訝異地說:從一早待到現在ㄛ?!


之後回吉安,沿著干城一街晃,發現了本來昨天就想來的自行車道。


我們悠閒地在大圳旁散步,也算是了了昨天的心願。


之後,加了30元的油,祭五臟廟去了。

依照網路的美食地圖,先拜了「廟后碗粿」,接著到「自強夜市」,棕熊原本不舒服,吃了「李記廣東粥」之後,元氣恢復,我們買了東山鴨頭和燒仙草,到楓林接白雲的環形步道欣賞夜景,結束了充實精采的一天。


■能高電廠公路:ttp://www.pse100i.idv.tw/e/lnkotwlw/lnkotwlw001.htm
■花蓮單車美食地圖:http://www.hl-net.com.tw/blog/index.php?pl=15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