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住宿之後,我們就進城到富山市區採買食物,發現古早的電車,很特別。


在山上待久了,還蠻嚮往都市人氣的,尤其是美食,隨意找了一家連鎖店享用晚餐,讚!


反而是旅遊書推薦的富山特產--鱒魚壽司,我們好像沒有人喜歡,最後吃得很忍耐。

好不容易進城,二姐夫婦努力尋找國際電話,要問候寶貝的兒女,公共電話不少,可是怎麼撥都失敗,語言又不通,想想:街上的大旅社總該有人會說英文吧?!

請教之下,台灣7-11賣給我們的國際電話卡竟然是台灣打到外國用的,昏倒!

好心的日本人很有耐心地比手畫腳,,加上不太流利的英文告訴我們去哪裡買電話卡、撥什麼號碼,終於聽到老爸的聲音了,這一件事雖然忙了我們一個晚上,最後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日本人幫人幫到底的美德讓我們學習了不少,覺得這應該是最好的國民外交。

來這邊還發現露營地不太好找,不像千禧年那次到北海道那麼普遍,而且很多都要到7/1才開放,所以我們決定放棄露營的計畫,把6/22的住宿先確定下來比較安心,這樣還車之後,就不必拖著一大堆行李找旅館了。

所以就去
東橫inn預定,雖然還是一樣雞同鴨講,但是最後還是成功了。

今晚雖然少了娛樂消遣,但是搞定的一些生活瑣事,也算是沒有虛度。

隔天二姐起個大早為我們準備早餐。

有熱騰騰的湯麵、蔬菜,還有昨天買的富山名產~鱒魚壽司,真是幸福到爆!


吃飽之後,把車開到立山車站停妥,買好車票,準備向立山室堂前進。


首先,搭乘軌道電纜車,從500m的立山站爬升到977m的美女平,距離1.3km,時間7分鐘,頗陡,可以感覺車子爬得很吃力。


接著換乘環保巴士到室堂。

一下車,太陽好大,雪地反射後非常刺眼,太陽眼鏡不得不出籠,光這半天的日頭,就把我們四個曬成小黑人了。


工人們認真地鏟著雪,真是辛苦他們了,感恩!


雪地中一片白茫茫,還真的會迷路,還好沿途立著竹竿,跟著走就對了。


我們預約的住宿地是
雷鳥莊,下車之後背著行李,要在雪地中步行約40分鐘才能抵達。


於是我們邊走邊玩,首先看到這裡最大的火山池~「みくりが池」,意思是「神的廚房」。


據說它美在天晴時湖面如鏡,立山倒影盡收其中。雖然此時結冰仍多,但是小小的融冰部份證明所言不假。


另外,冰河遺跡的圈谷地形一目暸然。


距離我們住宿點最近的景點是「地獄谷」,目前仍然冰雪覆蓋,步道封閉,7/1才開放。


來回經過好幾趟,我們一直看得到卻到不了。


「雷鳥很容易遇見。
牠們是冰河時期存留至今的生物,能在最嚴苛的環境中生存,自古以來被認為是神的使者,出沒時都會傳來雷聲(沒聽見)。

體型圓圓胖胖的(很像威雀酒那隻),羽色會隨著季節而改變:白雪覆蓋的冬天是一身純白;秋天變成暗褐色,雌雄難辨;夏天是溫暖的求偶季,雄鳥黑色有紅冠。


雌鳥黃褐有斑紋。


據說立山一帶共有300多隻,大多在室堂平一帶出沒,是立山的象徵動物,也是富山縣的縣鳥吉祥物,而且列為"國之特別天然紀念物"。

我對兩隻腳有翅膀的動物恐懼甚深,一方面要棕熊趕快拍下這難得一見的保育動物,一方面又像看到鬼一樣落荒而逃,現在連看照片都還忍不住慘叫連連,所以這裡只放遠鏡頭取景的,這樣的角度牠們看起來也比較英俊挺拔,雄姿勃發。

走走晃晃,終於到了我們的雷鳥莊,由幾位中年男子管理,其中一位英文流利,長得有點像曹興誠。


我們在這裡用餐,睡了奢侈的午覺,真舒服,溫度剛剛好。


窗外俯瞰就是地獄谷,又是它,看得到,去不了!


吃飽睡足之後,我們又走回室堂,在這邊一天半時間,總共走了兩回4趟,下午天氣轉陰,景色完全不同,還是有太陽比較美。


一路積雪甚高,怎麼也想不到現在是6/18了。

如果這裡沒有立著「血之池」的牌子,怎麼也想不到這裡有一潭水池,而且還是紅色的。


室堂車站外


路上一直有雪車辛苦鏟雪開道,我們覺得似乎來早了,能去的地方真的不多。


立山室堂最有名的景色~「雪之大谷」



4
月剛開放時一定更壯觀。


一路上不時聽到公雷鳥求偶的叫聲,其實不太悅耳,山谷中、雪地上,不時看到公雷鳥飛著、跳著,有點過動傾向,而且脾氣不太好的樣子,近看,頭冠已成熟得艷紅肥潤,種種跡象都顯示這是夏天求偶的季節了。

我們幸運地遇到已經成雙的一對佳偶,公鳥沉穩,母鳥溫婉,和山坡上飛來跳去的單身漢們氣質完全不同,有家室還是比較有韻味。


還有,雌鳥比雄鳥漂亮。


再次經過地獄谷


夕陽斜照,映在裊裊煙霧中,魔鬼即將誕生!
 

山中的晚餐有火鍋、天婦羅、生魚片,很豐盛,吃得很撐,很感動,食材運送不易啊!


飯後散步,山中雪地的夕陽餘暉~


真美!真有fu!


19日的早餐也不賴,營養均衡,只是納豆這東西我們不會吃,可惜了!


之後就背著行李,告辭了。


今天天氣陰暗,顯得好冷,還好我們有大背包保暖。


「立山是日本三大靈山之ㄧ,佛教徒的修行聖地。


這間「立山室堂」就是昔日供修行者住宿的木屋,這塊區域因為有它,所以取名為「室堂」。


到了江戶時代保留原來的基石,改為登山客的山屋,是日本最古的山屋,列為國定重要文化財。

埋在雪堆裡的「石佛群」就是信眾留下的遺跡。


比較完整的部分保存在「立山室堂」內,有些不可考的還散佈在室堂平四周。


「立山玉殿之湧水」是立山上的融雪直接滲透到地底花崗岩層過濾,經過300年之後,自然湧出,水溫終年保持2~5度,純淨可飲,是日本百大名水之ㄧ。


走在「雪之隧道」間,逛一逛什麼都有的室堂車站,我們再次搭上了高原巴士。


我們搭了一站,在「彌陀濕原」下車。


本來打算要在這邊散策一下,可是,一方面下雨,更主要是「7/1開放」,OH!又來了,真討厭!不死心的我們不信邪,一定要去走走看,只是,看著處處積雪,步道都被埋住了,只好乖乖回車站等下一班車,早早就下山離開。


到了立山車站,解決了午餐,開著我們的Demio看合掌屋去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棕熊與小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